|
上海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中心秘書長王海良 中評社圖片 |
中評社香港11月9日電(記者 魚莎莎 黃博寧)“兩岸關係的新發展與周邊安全”學術研討會日前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舉行。上海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中心秘書長王海良在會中以《“大國協調”格局與兩岸關係新建構》為題發表看法,認為亞太地區出現新大國關係格局,這給兩岸關係帶來了新機遇,兩岸雙方有可能以協調方式開辟新和平局面。
王海良指出,兩岸協調是和平發展的有效機制。面對力量對比的改變,特別是中美大國協調格局基本形成,兩岸雙方方都要拋棄虛幻的想法,採取更加務實的行為模式,嘗試進行協調。這樣,雙方都會有更大的轉圜空間,調整姿態的餘地會更大,同時又可兼顧各自內部治理。
王海良認為,一中框架是兩岸關係最大公約數。在這一思路引導之下,兩岸應該可以增加戰略和軍事互信,並著手解決政治對話問題。他稱,2013年6月在北京舉行的“築信研討會”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不過,必須認識到,戰略和軍事互信終究取決於政治互信。兩岸之間的政治互信受困於對對方政治地位的階段性認識。
王海良還表示,“一中建構”還可發掘更豐富內涵。“一中”內涵的核心由“國”轉到“族”,無論在兩岸之間還是在台灣內部,都可能產生正面作用和有益效果。只要不跨越兩岸各有主權這一“兩國論”立場,再怎麼談政治互信都沒有意義。
因此,王海良提議,兩岸雙方循一條超越國家障礙的民族國家路徑,建立整體解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根本問題的架構。其中,第一要樹立和平第一、制度第二的理念。第二要樹立相對民主的理念。在這樣的超越制度障礙的架構之下,兩岸建立一種高度互信、低度設防、虛化對峙的准和平機制,是可行的和有建設性的。
最後,王海良總結到,兩岸政治難題不單單有主權問題,也有治權問題,二者都要在中華民族國家新建構下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