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夏合會會場(中評社 羅祥喜攝) |
兩岸領導人的認知完全說明,兩岸關係目前仍然處於敵對狀態。所幸的是,兩岸領導人展現了追求和平的高度意願和認同,兩岸關係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獲得了巨大的進展。
歐鴻鍊說,“九二共識”是一大突破。但是,兩岸目前“擱置爭議”共識的重要性已經超越了九二共識:九二共識的“一中各表”難以落實,任何一方的表態另外一方都會否認。但是,有了擱置爭議的共識,任何一方都應該不再表態,否則就把爭議重新放到檯面上,也就違背了擱置爭議的共識,九二共識的實踐有賴擱置爭議的落實。
馬英九的“外交休兵”得到了大陸方面的認同,落實在邦交方面,兩岸已經不再互挖牆腳。但是,台灣人民對於與無邦交國家的關係、以及國際參與方面,仍然對當局有很大的期許。也就是說,外交休兵還有很大的空間,有待兩岸共同努力來落實。歐鴻鍊認同兩岸應該成立共同處理外交事務機制的提議。
歐鴻鍊說,有三個有公信力的民調做出的調查數據,要同大家彙報。
第一,台灣人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缺乏。大多數台灣人自認是台灣人,不到一半自認是中國人。
第二,多數台灣人對“一中”這個詞非常敏感。對於台灣人而言,“一中”已經成為以國家為主體的概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數據上遠遠超於“中華民國”。台灣人對“一中”的解讀就變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必然吞掉“中華民國”。因此不論是對“一種框架”、“一中架構”還是“一中原則”都是採取抗拒的態度。
假如能夠發揮想像力,在不偏移一中架構的前提之下,提出不以國家為主體的概念,改以民族為主體概念的名詞,比如“兩岸統合”,這對台灣人來說比接受“一中”更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