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稱,安倍晉三選擇2013年12月26日這個對中國人民有著特殊意義的日子悍然前往靖國神社參拜,邁出了與中國強硬對抗、戰略頂針的關鍵一步,將中日關係推入二戰後至冷至低的境地,把東亞緊張局勢推向更加不可預知的未來。
中國對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的反應不能就事論事,要放在大的戰略框架下仔細考量,抗議和譴責只是起點。如果駐日高層溝通渠道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日本國內特殊的政治氛圍中已難有作為,那麼就可以考慮適時“召回”。
中國要有膽略告訴站在安倍身後的美國人,中日關係緊張的雪球越滾越大,引發東亞雪崩的風險不斷上升,美國甩不掉自己身上的道義負擔和戰略責任,必須對安倍進行實質性的嚴厲敲打,否則可能難以維繫其所希望的中美合作狀態。
鳳凰網認為,安倍是在拿參拜作中日韓外交解凍的時機。其一,是想為參拜靖國神社正名化。其二,是繼續為其所謂“以先發制人維持和平的策略”尋找定義。其三,是強化建立長期性政權的基礎。安倍建政已滿一年,通過具有短期效益的“安倍經濟學”以及對外強硬姿態,安倍初步擺脫了近年日本短命內閣的宿命,夯實了建立長期政權的基礎。
安倍參拜之舉,與改善對華、對韓關係沒有半毛錢關係。參拜後關於不刺激中韓人民、改善與中韓關係的表態,因此也如瞞天過海。中國和韓國就此發表的嚴厲警告,雖然是舊話重提,但也具有戳破安倍謀算的意圖包含其中。需要提醒的是,安倍參拜靖國神社引發的新風波,只是中日韓關係的局部折射。中國嚴正表態就已足夠,無須被類似的小動作吸引而顧此失彼。國家戰略資源,需投放於戰略性的整體應對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