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會館東門(中評社 黃博寧攝) |
中評社北京1月7日電(記者 黃博寧 周雨曦)台灣會館是在京台灣人聚會和活動的重要場所之一,長期由在京的台灣人及其組織使用和管理,是北京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存。它既見證了在京台灣人的活動,也見證在京發生的一些重大涉台歷史事件。如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前,在京趕考的台灣舉子聯合台籍官員上書“督察院”代奏光緒皇帝,反對割台,並參加康有為發起的“公車上書”運動等。台灣會館也留下了台灣同胞在京生活的印跡。5日台聯繫統書畫作品展開幕式結束後,中評社記者也走訪了台灣會館以及周圍場所,在京城的核心區域,體驗了一把台灣風味。
台灣會館坐落於北京市東城區大江胡同,距離天安門廣場南端的正陽門約500米,建於1890年前後。鄭成功收複台灣後,將科舉制度移植到台灣,自康熙二十四年開始,陸續有台灣舉人到北京參加會試。為方便台灣舉人來京參加考試和聯絡感情,1893年台籍進士施士潔主持建立台灣會館,1896年搬至大江胡同114號。民國時期,台灣會館出租給商戶。
1949年後,台灣會館變成民居。1993年,台灣會館恢復為紀念場所。新世紀以後,隨著整個前門地區修繕整治工程的全面推進,台灣會館也在2009年進行全面的修繕,相鄰的雲間會館、福德禪林一並作為新會館的構成部分,2010年重新對外開開放。
自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至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間,共有32位台灣籍舉人考中進士。這一百多年來,台灣同胞與大陸同胞為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卓越的貢獻。
現在,在台灣會館的周圍形成了5.4萬平方米的商務區。遊走于商務區中,紅磚砌成的道路透露出台灣建築的特色,古樸的北京四合院加入了騎樓、拱牆、琉璃飾品等台灣特色的建築元素。街頭巨幅的宣傳畫上描畫著台灣鹿港老街、三峽老街的獨特風情:鹿港的清晨,鹿港的黃昏,高低錯落的小樓和悠閑的游人暢游其中,讓人產生時空交錯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