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李秘表示,陸委會和國台辦是在“一個中國框架下”設立的機構,因此機構負責人見面自然也表示對“一個中國框架的認可”,互稱官銜並不突兀。但其他機構負責人的見面就難以界定。因此,“張王會”完成後,不代表其他領域官員的接觸可以立即打開,仍然需要“兩會”作為白手套。
要實現習馬會仍需要進一步積累條件
李秘表示,習馬會對兩岸關係的發展意義深遠,絕不僅僅停留在“握握手”的表面。兩人見面達成的文件及共識對兩岸關係的推動作用將非常巨大,因此需要有切實可行的方式來完成兩人的見面。
目前習馬會的呼聲雖高,但條件並不特別具備,因此在一兩年內實現的難度較高。但在習的任期之內,應該會實現兩岸領導人的會面。
李秘認為,短期看習馬會的見面場合有三種,但是難於實現。
第一,在APEC見。台灣方面非常希望以這種方式實現。但是,考慮到APEC涉及到兩岸政治關係以及涉台外交,大陸不希望在國際場合實現。也不希望台灣將習馬會變成擴大自身國際能見度的工具。
第二,在兩岸或者港澳見面。這種方式的問題在於,稱呼不好解決。馬英九曾說,如果兩岸領導人見面,他要以“中華民國總統”的身份參加。這種堅持超乎兩岸關係現實,難以實現。
第三,模仿第一次汪辜會談模式,在其他國家見面。李秘表示,確實有國家願意幫忙促成此事,但本方案仍然面臨前兩個方案所面臨的“涉台外交”以及“稱呼”的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