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訪嘉賓在孫中山銅像前合影(中評社 黃博寧攝) |
中評社香港9月6日電(記者 黃博寧)昨日,參加第五屆“黃埔•中山•兩岸情”論壇的部份台灣退役上將及嘉賓學者一道參觀了位於香港中西區的孫中山紀念館,在原為何甘棠府第的紀念館前合影留念,並向孫中山先生的銅像行三鞠躬禮。
孫中山紀念館分散在兩岸四地。在南京、台北、香港、澳門都設有孫中山紀念館。
香港的孫中山紀念館原為何東家族人士何甘棠先生的住所,1914年建成。整體建築屬英皇愛德華時期的古典風格,內部裝修瑰麗堂皇,弧形陽台有希臘式巨柱承托,色彩斑斕的玻璃窗、陽台牆身的瓷磚,以及柚木樓梯均保存良好,是香港其中一座最早以鋼筋構建,並有供電線路鋪設的私人住宅,亦是香港現存少數的二十世紀初建築物。
孫中山先生與香港關係密切,他在香港接受中學和大學教育,並在此孕育革命思想和籌劃革命起義活動。香港孫中山紀念館中介紹了其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展開的維新與革命運動。
由於今年適值為黃埔軍校建校九十周年,香港孫中山紀念館與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合作,透過六十二件(組)歷史文物和圖片,重溫黃埔軍校的歷史及其師生對中國近代史所作出的貢獻。本次參訪亦恰逢該展覽展出之時。參訪團成員饒有興致地參觀了以“黃埔軍校”為主題的展覽。
據悉,當年孫中山經過了護法運動及陳炯明叛變後,明白到建立一支黨軍的重要性,決心籌辦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培養正規的武裝力量。在蘇聯及中國共產黨的協助下,中國第一所新型的軍事學校在一九二四年於廣州黃埔長洲島正式成立,名為“陸軍軍官學校”,又稱“黃埔軍校”。黃埔軍校以軍事及政治教育並重,軍校師生曾協助統一廣東、建立廣東革命根據地,又參與北伐和抗日戰爭等戰役,在中國近代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