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論壇:中國的亞太新角色何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18 00:08:22


中國國際戰略研究基金會研究部主任呂德宏(中評社 郭至君攝)
 
  國防大學戰略所教授楊育才表示,美國用“霸權之亂”為新興大國的和平發展製造麻煩,遏制其他國家崛起。美國尋求“霸權之亂”的直接原因是實現全球霸權理想的破滅。進入新世紀以來,美國的戰略決策頻頻失誤,中亞、中東乃至東歐等多個地區都進入混亂或半失序狀態。

  在有精力或有利益的地區,美國通過“可控混亂”維持霸權;在沒有精力或能力控制的地區,美國讓其直接陷入失控狀態,以此防止短期內可能出現反美國霸權的地區秩序。對美國來說,維持亂局比不可控的秩序更有利,混亂的價值勝過穩定。 

  楊育才表示,美國在亞太地區製造的“可控混亂”至少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美國需要亞太的經濟活力保持本國的綜合實力。第二,中國的崛起已經讓美國忌憚。第三,中國復興對眾多鄰國的敏感使得美國有機會協調眾多戰略關係,保持對華壓力。主要針對中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是近年來亞太地區爭端不斷、亂局、亂象初顯的真正源頭。

  在經濟危機的制約下,雖然美國在亞太加強聯盟維持治理,但已經力不從心,因此越來越多的出“亂招”,危害的是中國及其夥伴關係國。這裡的邏輯是,如果美國不能取得地區主導治理權,就擾亂對手。因此,不論中國是反抗還是繼續發展,美國都會促成越來越多的亂局。

  楊育才認為,中國要積極在亞太建立應對霸權之亂的穩定機制。第一,要幫助第三世界國家發展,在與美國長期的對抗下,逐漸收拾民心。如提出“一帶一路”戰略。第二,孤立對手,採取多種措施,促使美國的盟友認清形勢。第三,尋求戰略夥伴。
 
  清華大學經濟學研究所教授鄺梅提出,軍事安全強調對抗,經濟合作強調互利共贏。然而,最優的方案中,國家的安全政策與經濟政策應該是一致的。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全球呈現出碎片化、多極化、再全球化的態勢,經濟因素對於國際政治的塑造超過了傳統的地緣政治影響。

  鄺梅認為,中國強調的以經促政、發展自貿區,有一定成效。但由於地緣政治的衝突,政治上的強硬阻塞了經濟的合作。

  以上發言全文稍後將在《中國評論》及中評網上刊登。

  (中評論壇報道組成員:黃博寧 郭至君 林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