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南京5月8日電(記者 黃博寧)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盛九元日前在南京舉行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回顧與展望”研討會上指出,兩岸現階段存在的諸多問題與兩岸民眾之間缺乏交流與溝通的現實情況有密切的關係,而在堅持“一中原則”與“和平發展”的總體框架下,通過經濟的逐步合作更可以為兩岸“和平發展”架構的鞏固與發展提供更堅實的基礎。
盛九元表示,從當前的發展情勢看,對台灣經濟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的,除全球經濟復甦外,就是兩岸簽署ECFA所引致的直接經濟效應。事實上,協議的簽署不僅使兩岸經濟合作進入正常化、規範化和機制化的新階段,而且也為兩岸通過優勢互補更好地參與國際分工與區域經濟合作奠定基礎。
從ECFA的具體內容看,內容涵蓋兩岸關稅減讓、貿易與投資便利化、經濟合作、爭端解決機制等,基本涉及到兩岸經濟合作的各方面內容,具有前瞻性、務實性、互惠性的特點。更重要的是,隨著兩岸政治互信的日臻積累,依據兩岸已達成的共識,在具體協商進程中,還可以參照FTA的協商模式,採取分階段逐步加以推進,進一步充實具體內容,減少負面影響,妥善解決爭端,以使協議發揮更大的效應。
兩岸經貿合作有局限性
盛九元表示,在經貿互動的過程中,儘管通過優勢互補,使兩岸在很大程度上實現資源整合,互蒙其利,但此種狀況也導致了兩岸經濟合作的局限性,包括投資區域集中(80%以上的投資集中在沿海地區)、產業集中(60%以上為電子信息產業)、對外依賴度高(80%的產品以出口為指向)、合作模式單一(投資帶動貿易方式)等。
現階段,隨著大陸經濟的發展及兩岸經濟合作層次的深化,諸如成本快速上升、土地儲備不足、政策優惠弱化、國際競爭壓力增大等問題也日漸凸顯,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兩岸經濟合作的動力與要素配置的效率,而改變這一狀況的關鍵就是要調整兩岸經濟合作的方式,實現更合理的要素結構調整與配置效率的提升。而ECFA的協商簽署為兩岸經濟合作的方式的調整與變化提供了有利的契機,其具體影響體現在以下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