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安認為,海洋戰略決定了一個國家的海洋地位,由此可歸類出三種類型。第一類是,弱國型。這類國家,因為沒有所謂的海權,當然也沒有所謂的海洋戰略。第二類是,小國型。這類國家,稍具基本海權,它可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聯合他國共同規劃海洋戰略,享有相互海洋戰略之平等地位;另一種則是成為其他大國海洋戰略之一環,這樣就不能算是擁有真正之海洋戰略,充其量僅為受制於他國、被迫擺佈之棋子,因為無自己海洋戰略之主導權。至多算是一種近海戰略或海峽戰略,是極為狹隘的海洋戰略,國家至多暫時不被綁死,但也永遠走不出去面對全世界。第三類則是,大國型。這類國家,具備充分海權國的實力,能放眼四海,擬具宏觀之全球海洋戰略。
蔣海安指出,在兩岸海洋戰略合作中,台灣可以發揮自己獨特的地緣優勢。首先,台灣第一島鏈的樞紐位置在新世紀仍有一定影響力。因為,在軍事上,台灣位居第一島鏈中央,可以發揮總攬全局的效果;更能箝制中共東南海域海上交通線的咽喉,阻礙中共藍色海洋戰略向太平洋進出的效能;台灣戰略位置具備向周邊海洋投射武力的便利性,並且對美國、日本及中共太平洋戰略利益互動上,具有平衡作用,為亞太地區穩定與發展的關鍵。
其次,台灣位於亞洲大陸與太平洋的結合部,恰好介於陸權與海權的交界區域。從海上交通線的角度來看,台灣與台灣海峽附近海域居於西太平洋地區的交通樞紐位置,即是中國大陸東部海域南北交通的要衝,又是連繫日、韓、俄羅斯遠東地區,以及通往馬來群島、印度等地的必經之地。台灣及其周邊海域每日過往商漁船超過千艘以上,飛機至少超過2千架次以上,其重要性可見。
再者,台灣屬於海島型,周邊海域擁有豐富海洋資源,對於海洋資源的合理開發、海上生命線的自由與安全,不僅關係到台灣與相關國家的共同安全及利益,亦是國際間共同應負的責任與義務。這些都是舉足輕重的關鍵力量﹐在海洋戰略合作上先不論當前現況,就長遠觀之,偏向美國似乎不是那麼的永遠可靠,擁抱中國大陸又不是那麼互信成熟,在在都還需智慧與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