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分析,對民進黨而言,無視島內法律文件的規定,用“本土性”和“台獨”的方式改變島內民眾的國家認同,用民粹式動員的方式強行推行自己的政治話語,以兩岸政治關係為工具進行炒作,牟取自身利益,是該黨處理兩岸政治關係的主流思維。從這個角度上說,民進黨根本就不想消解兩岸政治關係中的矛盾,反而不斷製造機會擴大並激化矛盾,以求從中牟利。如果民進黨不改變這種思維邏輯,兩岸學者無論提出什麼樣的解套方案,都很難取得實質性效果,因為民進黨根本就不想解套,反而想使以“台獨”為基礎的“兩岸政治關係之結”越套越死,並將其作為維持和擴大該黨政治版圖的政治基礎。面對這種情況,兩岸反“台獨”的人們除了對其展開強力打擊之外,恐怕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國民黨在兩岸政治關係問題上對抗性不如民進黨強,但是受制於民進黨者甚多,消解兩岸政治關係矛盾的意志並不強,故而在兩岸經濟關係的發展方面表現得很積極,但是在解決兩岸政治關係問題方面則三心二意。不過在兩岸經濟關係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儘管雜音甚多,泛藍學者內部要求消解兩岸政治關係矛盾的共識正在增加,這對未來兩岸政治關係的走向無疑會產生正面影響。
陳星認為,大陸與國民黨行政當局能夠達成一系列的共識,通過兩會簽署了一系列協議,就是因為國共兩黨在兩岸和平發展的訴求下採取合作性思維的結果。影響所及,國共之間的政治互信逐步增加。事實證明,除非不想解決兩岸政治關係中存在的問題,只要不同程度地放棄對抗性思維邏輯,就會形成相應的兩岸政治關係良性發展局面。通過合作性思維建構兩岸共識及政治互信的實踐事實上已經重構了兩岸政治關係的基本結構,對未來兩岸政治關係的發展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在談到兩岸政治關係時應該對其內涵進行進一步的分析,陳星認為,兩岸政治關係既是一個結果,也是一個過程,兩岸政治互動模式的重構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在未來兩岸政治關係的建構過程中,兩岸互動模式的變化以及互動模式上的創新應該是重點關注的對象,因為這一過程會直接影響到兩岸政治關係的基本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