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降堂,當年就是在這裡舉行的受降儀式。(中評社 林艷攝) |
中國文藝協會理事、作家龍影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表示,“看到展覽廳上掛著的抗日戰爭圖片,我們的心情都非常沉重。尤其看到南京大屠殺圖片,想起日本對我們中華民族這麼殘忍。”他說,中日之間的關係至今仍然緊張,中國的排日情緒無法停止,日本只會讓中國的民族意識更加強烈。
龍影說,“大陸、台灣、香港都應該團結。”他說,前年在參觀過山東棗莊的台兒莊戰場,看到國民黨和共產黨曾經是如何團結抗日時,眼淚都會出來!他也曾在台灣辦過南京大屠殺的圖片展覽,那時對一般老百姓的說明,很多人不太懂,如果像現在這樣講出來,大家都能理解這種痛。
龍影說,當然,我們對日本不是心懷敵意,但歷史不能磨滅。看到這樣的展覽,首先,他認為對內就更要悲天憫人,對外要團結,包括在軍事外交領域都要互相團結。兩岸要和平,要多多交流,讓意識形態由濃轉淡。其次,在文化方面,我們需要加強教育和宣導,說明歷史。因為日本篡改了歷史,比如把“侵略”說成“進駐”。日本是個島國,一定要蠶食其他國家,日本的這種軍閥想法造成了其他國家的不幸,有時候抵制日本也是應該的,關鍵是我們國家要自立自強。
台灣作家林少雯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表示,“參觀紀念館讓人很感慨,看到日本侵華8年抗戰死傷的同胞,感到日本確實很殘暴。”她說,最近訪問了一個台灣畫家,他小時候跟著爸爸逃難,親眼看到日本人是怎樣殘害同胞。林少雯的叔叔也犧牲在抗日的戰場上。父親也是一名軍官,聽他說有一次過河,全身都是跳蚤,最後淋了汽油才把跳蚤消滅了。這只是戰爭的小插曲,何況南京大屠殺。
林少雯說,“日本人最好不要再掀起這段戰爭。現在他們的教科書裡面沒有這樣的歷史,而實際上這不可磨滅。這樣的血淚要記住,我們可以原諒,但是歷史不可以磨滅。”
台灣作家陳祖彥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表示,“我只看了一眼就不敢看第二眼,因為看了以後很難過。我可能是很脆弱,但日本人給人的感覺真是不可理解。”她說,一方面他們很禮貌,見人就鞠躬,可是他們為什麼打起仗來那麼殘酷?是人性複雜到這個地步,還是大和民族複雜到這個地步?這是人性很反差的一件事情。常聽有人講,日本軍國主義有復甦的跡象,我覺得應該想辦法壓制。每個民族都有長處,日本的城市很乾淨、食品衛生也很好,但是軍國主義好像還潛伏在那個地方,總給人一種還想稱霸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