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政治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冷波發表主題演講(中評社 林艷攝) |
中評社西寧7月22日電(記者 林艷)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政治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冷波7月22日出席在青海西寧舉辦的“第二十三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發表主題演講指出,未來兩年的兩岸關係,總體將處於阻力增大、速度放緩的調整期。但從大勢上看,大陸的戰略主動地位並無改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勢難改。
冷波表示,既要客觀理性認清兩岸關係向前的難度增強,很多事情可能突破的可能性低;又要審大勢、看大局,在困局中尋找出路和突破口,在“能做、可做”的部分爭取兩岸關係取得新的進展。為此,他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要冷靜客觀,做好兩岸關係進入調整期的心理準備。冷波說,大陸只有對兩岸關係阻力空前、進入調整期的局面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對台政策才能更符合實際,更耐心、更靈活,才不會盲動,目標合理。
冷波說,這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分析。一是馬當局推動兩岸關係的能力和意願大為削弱。二是民進黨掌握了通過“立法院”合法途徑鉗制兩岸關係的工具。三是台民眾“疑中、恐中、反中”心態對兩岸關係的阻礙由隱性變顯性。反服貿運動是島內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四是我周邊環境更趨複雜增大了兩岸關係的外部阻力。五是兩岸關係受兩會的拉動作用將大為降低,速度放緩。六是兩岸政策性互動對話將受到較大干擾。兩會互設辦事處,兩岸雙方主管兩岸事務部門的互動對話的阻力增強,馬當局在過程中會更加畏首畏尾。七是兩岸政治對話協商可能性更小。馬當局在張志軍訪台時的對外發言即更加迎合台灣民意,甚至更加向綠營論述靠攏,強調兩岸政治協商條件不成熟,因此兩岸關係“由經入政”的難度變得更大。
第二,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既定的對台政策大方向和節奏。冷波說,對於反服貿運動,我們既不要對反映出的兩岸關係存在的問題視而不見,亦不要就此顛覆過去對兩岸關係的整體判斷。從大勢、大局看,大陸仍具結構性優勢。一是大陸處理台灣問題的實力持續強化。二是反服貿運動並不能否定“島內主流民意認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判斷。
冷波表示,時間站在大陸一邊,大陸要更具戰略自信。只有審時度勢後的戰略自信,才不會因兩岸關係出現的波折而慌了手腳、亂了方寸和節奏,才會繼續以我為主,敢於更大程度地推動“有舍有得”的對台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