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克强答記者問。(中評社 黃博寧攝) |
中評社北京3月15日電(記者 林艷 黃博寧)3月15日(星期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後(10時30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會見採訪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中外記者並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
新加坡海峽時報記者提問,中國政府已經將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目標定在7%左右,中國表示想要實現一種新常態的經濟增長,這種增長雖然速緩,但是質更優。我想了解的是,中國從這樣的新常態中能夠獲得怎樣的益處?這種新常態的增長對於中國、對於整個世界會有何影響?您對於新常態增長是怎麼看的?您對中國堅持實現速緩但質優的新常態增長是否抱有信心?
李克強回應指,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我們經濟增速調整為今年預期增長7%左右,看起來增速是調低了,實際上實現這個目標並不容易,因為中國的經濟總量增大了,已經超過了十萬億美元。如果按7%增長,那每年就要增加一個中等國家的經濟規模。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夠注重質量、效益,促使中國經濟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級,那就可以在較長時期保持中國經濟在中高速水平增長。我們實現現代化就有了堅實的基礎,對世界也是巨大的貢獻。
剛才你的提問當中實際上表現了一種擔心,美國彭博社記者提問當中也問中國經濟會不會繼續放緩。我多次說過,在新常態下,我們會保持中國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如果速度放緩影響了就業收入等,逼近合理區間的下限,我們會在穩定政策與穩定市場對中國長期預期的同時,加大定向調控的力度,來穩定市場的當前信心。我們這幾年沒有採取短期強刺激的政策,可以說運用政策的回旋餘地還比較大,我們“工具箱”裡的工具還比較多。
我希望你們對我後一段話的理解是“如果”。當然,我並不否認,中國經濟面臨著下行的壓力,有多重風險,關鍵在於新常態下要在穩增長和調結構中間找到平衡點,這就使我想起中國人發明的圍棋,既要謀勢,又要做活,做活有兩只眼。形象地講,穩增長和調結構就是兩只眼,做活了就可以謀大勢,當然這需要眼光、耐力和勇氣。我相信,大家同心協力,有能力保持中國經濟的大盤、基本面持續向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