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第二屆“兩岸一家親”學術論壇綜述
http://www.CRNTT.com   2019-11-16 00:09:56


  中評社╱題:第二屆“兩岸一家親”學術論壇綜述 作者:海涵(北京),中評社記者

  第二屆“兩岸一家親”學術論壇於9月22日在甘肅省榆中縣舉行。兩岸50多位專家學者圍繞習近平總書記“1·2”講話與祖國和平統一前景、台灣民情變化趨勢研判、兩岸關係和台灣政局趨勢與風險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綜合各位學者會上的發言和會下提交的論文,可以總結出以下五個關注點:一是對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重要講話(以下簡稱習近平總書記“1·2”講話)的討論;二是對“一國兩制”的思考;三是對當前及未來台灣政情民意的研判;四是對兩岸融合發展理論與實踐的闡述;五是對祖國和平統一之路的探索。

  一、對習近平總書記“1·2”講話的不同解讀

  2019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作重要講話,提出了“攜手推動民族復興,實現和平統一目標;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和平統一前景;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實現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五項主張。習近平總書記的這番講話在大陸引起各界人士熱議,更是被許多資深的對台研究者奉為“新時代對台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新時代對台工作的行動指南”、“新時代推進祖國統一的宣言書”。而台灣社會各界也對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做出了迅速的反應。台灣朝野各界對習近平總書記的“1·2”講話所作解讀不一,且存在一定程度的誤判與糾結點。

  論壇期間,來自兩岸的學者分別從各自的立場和角度出發,對習近平總書記“1·2”講話進行了探討。

  大陸學者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一方面回顧了過去70年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曲折歷程,肯定了過去4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規劃了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方向、政策和舉措,是新時代推進祖國統一的宣言書,也是推進兩岸和平統一的路線圖。同樣來自大陸的中華中山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黃家鑫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新時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指導意義,這是指引新時代對台工作的綱領性文件,為當前和今後相當一段時期大陸的對台工作明確了指導方針。

  台灣學者“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外交及國防組特約研究員”李華球分析,習近平主席1月2號的對台講話是在外部有壓力、兩岸有抗力、內部有拉力的情勢與局面之下,所構建出的大陸對台之策略,藉此以外防突襲、內防突變,以控兩岸之戰略格局與手段,以因應在外部介入與挑弄兩岸變局之勢,用以穩定內部局勢之手段。他特別分析了台灣政界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態度,認為,台灣相關部門雖也採取研析,但未特別重視研議,反倒為了“2020大選”而討好某些選民的喜好,忽視、輕蔑習近平主席對台重要講話對台灣的嚴厲性和重要性。這是嚴重的戰略與戰術的輕忽和輕覷之病,令人憂慮。

  台灣嘉南大學助理教授陳明德進一步剖析了台灣各界對習近平總書記“1·2”講話的解讀與糾結。他指出,對於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台灣各界基本上依照各自立場、政治光譜及對應的意識形態提出解讀與回應,或以為是“中共展現兩岸的‘主導權’及‘主動權’,明知‘一國兩制’在台灣沒有市場,卻提出促統方案,分明意圖分化兩岸”;或以為“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是有異於港澳模式,且願意納入雙方透過共議的過程來協商,應該要做善意的解讀”。由此可見,台灣各界回應的糾結點依然存在,成為未來協商成功與否的癥結。

  習近平總書記“1·2”講話作於《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之際,這番重要講話不僅是講給大陸人民聽的,更是講給台灣同胞聽的。大陸各界在認真貫徹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台重要講話精神的同時,也應高度關注島內社會對這一重要講話的認識和理解,使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真實意涵為島內民眾所理解和接受。

  二、“一國兩制”:當與時俱進、融入新思維

  自今年1月2號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提出“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之後,對“兩制”台灣方案的探索便成為熱點議題。

  而近期發生的香港事件則再度引發了探討“一國兩制”的熱潮。許多人開始對結合“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對“一國兩制”進行反思,希望可以用新的思維構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

  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同樣以香港的實踐經驗為鑒,認為“一國兩制”需要與時俱進。他指出,面對近來香港的事件,需要對內因進行檢討,對內因的檢討越深刻,對外因所造成的動亂就越有可控性。“一國兩制”需要與時俱進,不能一成不變。在新時代,我們要探討“一國兩制”的新方向。北京應重新發表新時代下“一國兩制”的綱領性文件,特別是在中國快速崛起、逐步邁向世界中心的大形勢下,應審慎思考台港澳的“一國兩制”原則為何及如何區分;台港澳分別與大陸的關係為何、與國際的關係為何、與未來的關係為何,必須從長治久安的角度去加以規劃新時代的“一國兩制”。特別是在百年變局下,國家如何變化、“兩制”如何變化,這些都是作為一個大國所應有的眼光,這也才是負責任的、積極的“一國兩制”。而不是教條主義地守住一、兩句話,從而使得極為創意地解決政治難題的方案變為僵化的政策、不變的制度,限制了“一國兩制”的蓬勃生機。

  《兩岸犇報》發行人陳福裕進一步指出了“一國兩制”香港方案與台灣方案的不同。他指出,香港的實踐經驗為“兩制”台灣方案提供了某些重要的思考。第一個很重要的思考就是,未來“兩制”台灣方案到底跟現行的香港方案有什麼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香港是作為英國的殖民地回歸的,其自身並非談判的主體,談判的主體是英國政府跟祖國大陸。因此,整個香港的“一國兩制”方案是中央政府對國家統一的意志透過基本法所做的制度性安排。但是台灣問題是中國歷史上內戰和分治的結果,需要透過和平談判來尋求和平統一的方案,因此是一個參與性的過程。在這個參與性的過程中,可以建構出一個兩岸都能接受的、大家都喜聞樂見的方案。這個可能性特別體現在習近平總書記“1·2”講話裏,即“我們願意同台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就兩岸政治問題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有關問題開展對話溝通,廣泛交換意見,尋求社會共識,推進政治談判”。

  中華兩岸新時代交流協會理事長、南開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黃清賢則提出可以用民主治理思維去構建“兩制”台灣方案。他認為,用民主治理的思路重新建構“兩制”台灣方案的方向,才有機會讓多數的台灣人願意正視這樣的方案。經濟是評判現代化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標,而大陸的GDP在短短20年內增長了10倍,大陸的治理效果有目共睹。此外,大陸的人民民主體制跟西方國家的自由民主體制思維是一樣的,就是通過跟民眾的良善互動建構治理的目標、讓民眾過得更好。習近平總書記在1·2講話中,提出“願意同台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就兩岸政治問題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有關問題開展對話溝通,廣泛交換意見,尋求社會共識,推進政治談判”,這就是民主治理的一個表現。此外,習近平總書記在1·2講話中還提到“民主協商”,對此,除了形式之外,我們更需要的是實質的內容。在“一國兩制”在台灣已經被汙名化的形式之下,要營造出一種氛圍去推進協商。為此,應該要落實落細兩岸的融合發展,讓台灣人相信中國人會幫助中國人,“一國兩制”不是推掉台灣,而是幫助台灣。

  眾所周知,“一國兩制”最早就是為解決台灣問題而產生的,並率先用於香港問題的解決。“一國兩制”作為國家的大政方針,是一個充滿歷史智慧的頂層設計,並且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和發展。因此,“一國兩制”需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在新時代要探索“一國兩制”的新方向、面向台灣則要探索適合台灣社會發展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

  三、台灣政情民意:紛繁複雜、形勢嚴峻

  無論是習近平總書記的“1·2”講話還是“兩制”台灣方案都不僅僅是大陸方面單向的政策宣示,衹有融入台灣方面的回應和互動此二者才擁有完整的靈魂。祖國的統一是大陸和台灣雙向的統一,因此,分析弄清台灣社會的政情民意至關重要。

  關於台灣社會的政情,有幾位學者分別討論了台灣的戰略處境、2020台灣領導人選舉情勢。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台美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汪署申聚焦台灣在中美博弈中的策略處境。他指出,在當前中美戰略博弈擴大、兩岸關係對立對抗的複雜形勢下,台灣的戰略處境呈現出新的特徵,表現為:第一,台灣在美國外交與安全政策中的地位上升,進入美國推動“印太戰略”遏制中國大陸的最前沿。第二,中國大陸堅持維護涉台核心利益,加大“規制美國、遏制台獨、促進融合”。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影響台灣戰略處境的中美因素在發生變化,在涉台問題上,中美任何一方的出牌均可能引發另一方的反作用力,雙方的較量將牽制整體的台海局勢。在此過程中,台灣將無法置身事外,面臨被動捲入的風險,尤其是民進黨執政,加上特朗普的變數,“台獨”因素與美國因素容易發生聯動效應,更加大台灣戰略處境的不確定性。

  另有兩位學者則關注台灣選情。中華文化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林忠山分析指出,在此次選戰中,蔡英文採取了安全牌來對抗國民黨的經濟牌。其所用的選戰策略不是抹黑、造謠、詐騙,就是分化、滲透、困擾、顛覆整個選舉的正常民主機制。雖然蔡英文這些非法不當的手段有不少人是看得懂的,但是因民進黨強佔政治資源及媒體,可以全方面操控選舉的過程及結果,它根本不怕亂,反而是越亂越好。

  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徐峰則通過分析“韓國瑜現象”的產生原因和特點的分析,指出,“韓國瑜現象”的崛起,既是島內社會矛盾發展演變的內在呈現,也是世界範圍內非典型政治人物主導政治潮流的表現。當前,蔡英文吃定了國民黨內部矛盾,動用各種手段對韓抹黑,實行“極限施壓”,試圖將韓的支持度壓制在低位,扼殺其“一人救全黨”的選舉能量,造成國民黨分裂,從中獲利。但從“九合一”選舉和黨內“總統”初選來看,韓最終得票都遠高於之前的民調,這一事實說明韓能藉平時沉默的庶民支持者,展現選舉的爆發力。衹要韓不犯“致命錯誤”,回歸“接地氣”、“顧民生”形象,挺過艱難階段,或有谷底回升的轉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