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與港漂為香港作出的貢獻、發揮的作用相比,香港對他們的友善度和支持協助力度是相對不足的。長期以來,在反對派的挑撥和煽動下,部分港人對內地人心生誤解,網路社交平台上充斥著大量排斥和歧視內地人的言論,港漂群體更因此被一些人貼上“爭學位”“搶飯碗”“抬地價”等汙名化標籤。正是因為本土民粹主義的錯誤思潮未能得到有效疏導和制止,這種極端情緒才會在“修例風波”期間進一步發展成實質行動。“黑暴”期間,一些港漂僅僅因為“內地人”的身份就遭到辱駡、挨打,令不少港漂至今心有餘悸。同時,香港吸引和挽留港漂人才的政策始終沒有實質性升級,現在主要的港漂人才輸入計畫仍然是很多年前制定的“老黃曆”。應當看到,這些年來,人力資源搶奪戰日趨激烈,內地許多城市和新加坡等國都在通過不斷推出落戶、補貼、優惠等新政策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歐美等國家打著政治旗號招攬香港移民,其實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吸納香港的優秀人才。在這樣劇烈的形勢變化面前,如果政策制定者的認識和思維還停留在過去,認為港漂人才的流入是理所應當,那麼就不僅僅是原地踏步的問題,而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需時日,便會落後千里。在國際管理發展學院2019年“世界人才排名”中,香港在“吸引人才與留住人才”一項排名已經下降4位至18名,若綜合考慮香港老齡化、少子化等長期性問題,出現這種趨勢更不能不讓人警醒。
我們以為,在香港“一國兩制”實踐新階段,通過加強法治保障,加大正面宣傳等切實改善香港社會存在的對港漂的不友善氣氛,是香港撥亂反正的重要一環;構建吸引內地人才、服務港漂群體的政策環境,是香港適應形勢需要、增強發展後勁的應有之義。做到這一切的前提,是真正落實“來了就是香港人”的理念,真正從認識和情感上把港漂人才視作香港不可或缺的力量。從更深層次說,香港是中國人的香港,來自內地的港漂和來自其他國家的留港人士終歸是不一樣的,只要沒有打破法律的硬性規定,受到政策和情感的重視理所應當,這正是內地不斷出台只針對港澳台同胞而非外國人的便利政策的邏輯起點。反之,如果曲解和不恰當延伸基本法關於永久性居民的規定,機械地搞“不到7年一切平等”,實際效果就是在以7年為界搞“香港人”和“其他人”的劃分,這只會讓香港面臨本土主義的危險陷阱。最後,正如有人戲稱,“香港人上數三代都是港漂”,從本質上看,現在的港漂困境源於部分“先占者”對“後來者”的排斥,這並不是什麼地域問題,而是與當下香港年輕人上樓難、上流難等一樣,是一個代際公平的問題。能否處理好這一問題,反映著香港這個城市還能不能革舊立新,破除既有利益藩籬,保持發展活力和可持續性。我們期待,治港者一定要能夠認識到港漂問題的本質,一定要有智慧有能力有魄力回答好這一香港前進發展道路上的重大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