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中評關注:兩岸學者澳門論兩岸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24-09-02 00:09:39


論壇現場(中評社 李子寧攝)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特聘教授張其祿表示,兩岸若發生戰爭,無論結果為何,皆將付出慘痛代價。因此,如何避免落入囚徒困境之兩岸博弈賽局,他認為應跳脫舊有思維模式,創造新的“局勢”,才能朝向兩岸共容、共融以及共榮的方向發展。

  上海交通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表示,新形勢下兩岸經貿關係發展遭遇重大衝擊與挑戰,既有內外部因素的衝擊,也有大陸經濟發展模式調整的影響,以及民進黨當局限制性措施的阻撓。其中,他指出,在現階段美國持續對華發動貿易戰、科技戰,並強制跨國企業調整訂單來源地的情勢下,民進黨當局將此視為“倚美脫中”的機遇,而有些台資企業見獵心喜,開始全面轉向歐美市場。但從長期走勢看,任何企業都需要應對三大趨勢性:一是逆全球化是短期現象還是長期走勢?二是美國及歐洲的再工業化能否實現?三是中國大陸經濟能否保持5%的穩定成長?台灣經濟發展的“半邊陲”形態是無法改變的,因此,是選擇作為“中華民族經濟的一份子”還是可能成為“棄子”,端視台灣經濟與工商界的選擇!

  盛九元認為,深化兩岸合作、深耕大陸市場是現階段進一步推動台灣經濟發展最重要和不可替代的方向。他也具體提出三點建議:一是進一步推動兩岸合作的機制化建構,機制化合作對於現階段兩岸經濟融合具有積極作用,可降低兩岸貿易、投資的障礙。二是探索實現兩岸經濟合作的新動能,包括擴大兩岸經濟合作的範圍和領域、尋求新的產業方向、建構健康有序的兩岸合作模式。三是深化兩岸產業合作的方式與路徑,將使兩岸經濟合作成果更多的惠及普通民眾,從而為推動兩岸經濟合作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在自由討論環節中,兩岸學者也積極踴躍發言,就兩岸和平統一機會以及兩岸和平協議簽署的可行性等問題交換觀點。其中,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馬准威表示,兩岸和平統一的機會沒有消失,我們不應過於悲觀。他也指出,以其對學生的觀察,台灣年輕人對藍綠或紅的偏見很少,並沒有特殊政黨傾向,且對政治表現出冷感,沒有意識形態,這也意味著青年群體是存在可塑性的。他認為,溝通可以避免誤判,可以讓雙方往前走,建議應恢復兩岸學生交流和民間交流,以促進更瞭解彼此而拉近距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