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喬寬元:城鎮化給清明掃墓講究帶來的變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23 00:46:47


上海理工大學教授喬寬元。(中評社 楊犇堯攝)
  中評社奉化3月23電(記者 楊犇堯)由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和台灣章亞若教育基金會聯合主辦的“第四屆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於3月22日在浙江省奉化市舉行,上海理工大學教授喬寬元在第三場“小組會上發言呼籲,清明掃墓存“三憂”,過清明要講究“四要四不要”,重建清明禮俗。

  喬寬元表示,時下的清明節,是喜憂參半的。清明節中千軍萬馬奔向有限的幾個公墓的情景有增無減,可憂之處,著實不少:

  首先,交通擁堵更加嚴重。車堵甚於人堵。上海城市交通原本就脆弱。清明節又來一個大擁堵,不出惡性交通事故,已是“祖宗保佑”了。其次,霧霾又一次被加重。汽車排放已成上海嚴重霧霾的主因之一。擁堵下的汽車排放是正常行駛的五倍左右。掃墓路上,不戴口罩,意味著你的肺是“吸塵器”。再次,清明禮俗依舊單一。清明等同掃墓,掃墓只剩三鞠躬,落葬只能“十分鐘搞定”。野草無幾根可拔,墓碑也早已清洗。少有人家焚香、擺菜、上酒,約1/5人家獻鮮花。

  喬寬元說,總之,老的禮俗已基本淡去,新的禮俗尚未形成。公墓人員心憂“燒錫箔燒了綠化,放鞭炮傷了人眼”,“不出事”已是上上大吉。面對800多萬人流,優質服務實難跟上。

  喬寬元指出,上述“三憂”,相互聯繫,主要表現為高度擁堵,根子卻在 “集中祭掃”。舊時清明也流行“集中祭掃”,但因墓地高度分散,又距村舍很近,因此不可能出現大擁堵。而在今天,諾大的上海,經營性公墓僅44家,高度集中,但公共交通又沒有發達到可以直通公墓的程度,祭掃只能靠“自駕”,於是,高度擁堵成為必然的了。

  細究後還可發現,清明禮俗的單一化與“集中祭掃”互為因果。在“集中祭掃”的情況下,只能讓禮俗單一化;而只因禮俗單一,“集中祭掃”也無大礙。清明本是一個綜合性節日,農歷清明、三月花會、寒食節等幾個節日合而為一,時跨多日,是個“節日群”,因而清明禮俗也決不是單一的。歷經“多重作用”後才使清明禮俗單一起來,時間集中於“某一天”,活動聚焦在“驅車掃墓”,禮俗精簡為“三鞠躬”。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