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3日電/韓國對中國的外交最令人遺憾的就是換位思考。站在韓國立場上很好的分析了中國,但是在中國立場上分析韓國的力度很弱。
這是由於韓國的外交都是以美國和西方為中心來看待中國的。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韓之前,充滿期待的韓國外交正是如此。無論是外交當局“對於從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升級到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中國更加積極。”的講話還是外交部長官尹炳世“習主席先訪問韓國而不是朝鮮,含義深刻。”的發言都是代表性的。但是從中國的立場上來看,這次訪韓比起期待,首先想到的是憂慮或者苦惱。為何如此?和中國的韓半島專家或外交官們見過面發現這次訪韓的期待大致有三點。
首先是韓國的中立。在和美國的新型大國關係設定中,幾乎孤注一擲的中國對韓國偏向美國並不滿意。這是基於韓美關係越緊密美國的重返亞洲戰略將更加快速度,最終對中國的安全不利的判斷。在經濟上依靠中國,在安全上依靠美國的韓國要改掉這種腳踏兩只船的態度。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閻學通發表言論稱,今後和韓國締結同盟關係,把韓國安置在中美中間有利於中國的利益。結果韓國對於中國的中立要求不論以何種方式都要作出回答。這分明不是期待而是苦惱和苦衷。
其次是朝鮮,也就是朝鮮問題。韓國政府對於中國先訪問韓國而不是朝鮮這一點,好像對中國修正對朝戰略充滿了期待。尹部長所說的“含義”也可以從這一脈絡中來理解。然而,中國的想法完全不同。最近會見的外交部官員的解釋是這樣的。“時代變了。慣例有那麼重要嗎?”意思是說無論是先訪問韓國還是先訪問朝鮮都是根據具體情況定的,訪問的順序並不重要。中國通過韓半島非核化與安定,對話來解決問題的對韓半島基本政策沒有變化,這也將通過本次習主席訪韓得以證明。對於期待著中國對朝政策變化的韓國,中國正在問:“怎樣說服他呢?”
第三,是東北亞安定的問題。中國判斷最近東北亞的不安定是由於日本的右傾化和其對於歷史的認識造成的。因此,中國強烈希望在反日前線中韓能保持步調一致。但是因韓國與中國因同一個理由而與日本處於冷戰關係,韓國和中國若保持一致的步調,那麼在中日關係改善後,韓國的對日外交立場就會變得很困窘。把習主席的訪問稱為“親戚訪問”的韓國政府在習主席訪問前與其使用華麗的“修辭”不如先思考一下外交上的苦惱。
(來源:中央日報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