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觀察》雜誌社社長紀欣做主旨發言。(中評社 楊犇堯攝) |
中評社福州10月17日電(記者 楊犇堯)台灣《觀察》雜誌社社長紀欣在第二屆“中華文化發展方略——兩岸四地文化沙龍”上表示,兩岸自2008年邁入和發展新局後,經貿合作日益密切,但民調顯示支持維持現狀的比例越來越大,這當然與馬英九六年來在政治上始終強調“不統不獨、維持現狀”,導致“一中框架”未深入人心,脫不了幹係,但馬當局在教育政策上未全面撥亂反正,徹底掃除“文化“台獨””、教科書中的“一邊一國”表述,兩岸文教交流合作又有所不足,也是重要原因。
紀欣認為,在李登輝、陳水扁長達20年的“教改”下,“去中國化”成了台灣社會的“政治正確”,民眾在潛意識裡越來越自認與大陸同胞“非我族類”,不論是為順利推動兩岸政策,或是為其歷史定位,馬英九都應該好好把握任期最後一年多時間,責成“教育部”,全面刪除國中小教科書內一切牴觸“兩岸同屬一中”的表述,讓台灣人從意識形態上,恢復對國家民族及中華文化的認同。大陸方也有必要從中國的歷史、文化入手,拿出足以感動人心的“文化促統”政策,藉由共同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傳統,跨越黨派的恩怨、海峽的隔閡,重建兩岸人民的互相認同。
對此,紀欣提出了五點建議:首先,編纂文、史、地理教科書課綱,作為中小學與大學的通識教材,促使兩岸四地文化歷史早日有實質連結;
其次,成立學術、文藝、影視、體育等獎項,鼓勵兩岸四地文化的共同提升和交流;
第三,成立宗親會,定期舉行祭祖和節慶紀念,並編修祖譜,修建宗祠;
第四,開放民間宗教充分交流,共同舉辦宗教節日的慶典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