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5日電/日本外交學者網站日前發表東盟和美國問題專家彼得·喬的題為《美國的東盟支點:我們現在何處?》的文章稱,第25屆東盟峰會即將舉行。值得提出的一個問題是:對於把重心轉向東盟,美國有多麼堅定?
文章稱,自從1977年東盟-美國對話關係建立以來,雙邊夥伴關係一直發展緩慢。說實話,這可能是美國總統和政府不斷換屆,以及東南亞政治經濟不穩定造成的。但在奧巴馬政府領導下,美國表現出重返該地區的決心。美國把目標明確指向東盟,雙方都希望通過政治、安全和經濟合作,獲得巨大利益。
根據東盟秘書處的資料,從2012到2013年,東盟與美國間貿易,從2000億美元增長到2069億美元,增幅3.5%。美國是東盟第三大外國直接投資(FDI)來源,2012年投資額達到111億美元,占東盟總FDI的9.7%。2009年7月,美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2010年9月,美國開設駐東盟大使館,戴維·李·卡登擔任首位美國駐東盟大使。這一切都反映了美國對東盟的真實承諾,雖然力度稍微有點不太夠。
文章認為,儘管取得進步,但有理由認為,東盟與美國的關係尚不穩固。直到2013年,雙方才舉行了首屆東盟-美國峰會,這是最高級別領導人舉行嚴肅對話的第一個重要平台。不能把它與東盟-美國領導人會議混淆。峰會是雙方在領導人會議上把彼此地位提高到戰略層面後才舉行的。在戰略層面,雙方可以討論加強雙邊合作的計劃。
雖然這是積極的一步,但要為其叫好,還為時過早。不確定因素還有很多,尤其是在太平洋東岸的美國。首先,尚不清楚下一位美國總統是否對加強東盟與美國的關係同樣感興趣。
但從目前來看,這一關係將從積極的新動向中受益。今年,奧巴馬總統提名美國進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尼娜·哈奇吉安接替卡登,擔任下一任美國駐東盟大使。上月14日,美國參議院批准了這項任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