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鎮民對到訪的採訪團十分熱情,所到之處,都有男女老少圍觀。(中評社 楊犇堯攝) |
軍民合作對湘西會戰起到關鍵作用
“很多龍潭鎮人的父輩都來參加了龍潭會戰,這場戰役的勝利離不開當地老百姓做出的犧牲和保障,無論是後勤、炮彈裝配還是傷員運輸,軍民合作對戰爭的勝利起到關鍵作用。”龍潭鎮所屬的漵浦縣縣委副書記翟波對中評社說道。
88歲的伍子輝對著中評社當場唱起當年的《七七挽歌》,表達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曾恒,末了,他又毅然拿起了記者的紙幣,在一張紙上開始書寫,從頭至尾寫了近百字,竟是這首歌詞的全文。
談起舉辦兩岸媒體到龍潭舊址採訪的意義,漵浦縣台辦主任張曉君告訴中評社記者,抗戰勝利70週年,70年來像這麼大規模的活動,在我所見還沒有。通過這次活動,可以激起全國人民老百姓,對這段歷史的銘記,不能忘記這段歷史,這是中華民族最屈辱的一段歷史。
“特別是現在,日本的右翼勢力抬頭,軍國主義復活,對全世界人民來說是一個警示。這時候國人更應該奮發努力,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強大,實現我們的中國夢。”張曉君說。張曉君還強調,日本侵華戰爭所有大小20多場戰役,其中日軍完敗的就是在龍潭的這一場。當時日軍的一個連隊打完戰役之後,只剩了300多人,還帶了500多名傷員。
據相關史料記載,即使只用最低限度檢視,國軍用2萬1千人的傷亡換取日軍1萬2千人的損失,在其它戰役中也前所未見,也由此可見日軍1945年在華戰力衰敗,駐華日軍自此才面對現實,逐步收縮戰線強化在中國沿海城市與重要據點的防禦能力。
1945年8月21日,侵華日軍代表今井武夫乘坐降機抵達距離龍潭只有100公里以外芷江,簽訂了投降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