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勝文 |
中評社台北2月26日電/儘管情勢早已明朗,但連勝文正式宣布參選台北市長的訊息,還是將情勢混沌的首都選情,推到全新的階段。根據中時集團民調中心公布的最新民調數據,連勝文與綠營人氣最高參選人柯文哲在支持度上,恰好呈現五五波的態勢,這無異預告,今年底首都的這場選戰對決,將會相當的緊繃。
中國時報今天社評說,北市長選戰會成為連柯兩人對決之勢,相當耐人尋味。嚴格的說,連柯兩人是政治素人,連勝文雖說出身政治世家,也選過國民黨的中央委員,但畢竟沒有實質從政的資歷;柯文哲出身醫界,縱然長期關注政治事務,也同樣沒有任何實際從政經歷。而檢視藍綠陣營其他有意角逐市長提名的人選,不乏從政資歷豐厚者,而且都早已展開動員,但卻沒有一位的民調聲勢,足以與這兩人抗衡。
換言之,多數台北市民似乎寧可挑選一位沒有任何行政或民代經歷的人選,來掌理台北市政,這其實是一場莫大的豪睹,但多數選民顯然願意這麼做,這中間所反映民意心靈,真的是足堪玩味。
更值得注意的,是首都地區藍綠民意的板塊分布,似乎出現了微妙的變化。以往的台北市,算得上是藍營的鐵票區,除非內部出現嚴重分裂,否則即便是綠營天王級的候選人,也一樣很難扭轉劣勢。這種情況到今年卻出現很不一樣的狀況。以往的藍綠對決,不論綠營推誰參選,無例外都是藍營人選穩定領先,但今年連柯兩人不僅在一開始就罕見的呈現五五波之勢,更有趣的是,當民調機構詢問選民若柯文哲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的支持度時,柯的支持度竟顯著領先連勝文,這中間所透露的訊息,扣去基本盤不論,所顯示的絕不全是選民對柯文哲治理北市有所期待,也不全是台北市民對郝市長的施政感到不滿,而更多恐怕是對藍營整體的施政感到失望。選民對藍營整體表現的失望,是連勝文必須超越的第一座大山。
當代所有民主國家都沒有例外,首都的選舉結果,往往是朝野政黨是否會輪替重要晴雨計。台灣的情況更是如此,2000年首度的政黨輪替,正是先從陳水扁攻下台北市長寶坐開始;而2008年的二度政黨輪替,也是從馬英九拿下台北市長開始,可以這麼說,任何政黨只要能夠一舉攻下首都,進一步掌握中央政權,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從這一兩年的民意大趨勢反映,綠營角逐首都,已經不再是一面倒的劣勢,至少最新的民調數據,已經清楚透露了這個訊息。
對藍營而言,當然是莫大的警訊,許多政情觀察對年底選舉的預測,已經一面倒認為藍營將會選得很難看,但多數還認為至少台北市能守得住,如今冷酷的數據卻宣告,台北市其實非常不樂觀。連勝文如果輕忽民意的趨勢,以為自己的參選已經勝券在握,那他可要真的吃大苦頭了。
除了連勝文不能輕敵之外,藍營內部如果持續互扯後腿,內鬥內行,那就更不必想贏了!不諱言的說,即便到此刻為止,藍營內部各種激烈角力依舊不斷,這種自己人相互抵消的態勢,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獲得緩解,年底出現難看的選舉結果,將不是不可能。連勝文如何整合、團結藍營,把選戰打成藍綠對決,將是他的第二座大山。
連勝文正式宣布參選後的另一個話題,是被對手在語言上歸類為“權貴”,綠營顯然很期待將這場選戰打成是“平民vs.權貴”的戰爭,儘管連勝文又是承諾捐薪,又是表態他無法選擇出身,但能不能發揮澄清的作用,還未可知,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從綠營人士群起不斷以“權貴”標籤化的攻擊看來,綠營在今年台北市長的選戰主軸顯然已經確定。進一步,綠營還會以最嚴格的方式檢驗連勝文的足跡,尤其在海外與大陸的商業活動與往來人士。標籤化的競選策略,無關乎合不合理,而是殘酷選戰必須面對的挑戰,如何通過檢驗,是第三座大山。
連勝文如果要向外界證明他不是“權貴”,除了反駁之外,更需要以市政的藍圖與願景,向台北市長證明他才是治理首都的最合適人選。當然,這樣的考驗也適用於綠營的柯文哲,儘管目前聲勢看漲,但如果一路只是打負面選戰,只會操作“權貴政治”語言,台北市的選民也不會胡亂就背書的。這是連勝文第四座大山。
雖說選情相當緊繃,但畢竟只是主要參選人就定位,藍綠陣營的初選競爭也才剛啟動,未來的選情是否還會出現變化,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