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王鴻志:移動新媒體刺激台灣民粹主義抬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12 15:51:08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王鴻志(中評社 王永雪攝)
  中評社杭州10月12日電(記者 孫儀威 李仕奇 王永雪)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王鴻志在“第八屆兩岸發展論壇”上發表觀點指出,台灣是移動新媒體較為發達的地區,受其影響,島內故有的民意特征出現了民粹主義抬頭等一系列新變化。這些變化在一定的時空環境下,將產生加重島內藍綠二元對立,增加執政黨壓力,激化社會矛盾、加劇政黨競爭等效果,並使得兩岸關係發展面臨更趨複雜的輿論環境。

  加重島內藍綠二元對立,對社會穩定構成一定威脅

  王鴻志指出,一是民粹主義抬頭不利於化解島內藍綠對立情緒。台灣受尖銳對立的“統獨”因素困擾,國、民兩大黨在國家認同等基本問題上分歧明顯,每逢選舉或涉及重大事項,政黨本應圍繞公共議題展開辯論,但台灣的政黨之爭卻難以避免地意識形態化,“愛台”還是“賣台”爭議充斥其中,島內藍綠二元對立結構困局始終難解。在移動新媒體大量應用後,島內民粹主義傾向又出現抬頭趨勢,這使得民進黨及“台獨”勢力加大民粹動員的力度,借“統獨”、“國家認同”議題攻擊國民黨,這勢必加深島內藍綠二元對立結構。二是網絡民意中的不實言論與非理性傾向易於引發社會動蕩。典型事件包括兩岸協商服貿協議過程中,有人推出解讀協議的“懶人包”,這些“懶人包”不但將問題簡單化,而且存在許多誤解。但經過移動新媒體的迅速傳播,反而成為許多民眾心中的範本,成為運動發展至占領“立法院”等失控局面的重要誘因。

  執政黨面臨的壓力進一步增大,民眾監督政黨的能力增強 

  王鴻志表示,在移動新媒體時代,民眾監督政府的能力普遍增強。去年以來,島內多起抗議事件發酵成為群眾性的社會運動,迫使政府修改法令或政策,移動新媒體就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催化角色。如台軍士兵洪仲丘虐待致死事件引發“白衫軍”運動,迫使“國防部長”高華柱下台,進而導致“立法院”通過“軍事審判法修正案”;“反服貿學生運動”直接阻礙了兩岸“服貿協議”生效,當局被迫同意制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以及因群眾“反核四”抗爭而“停工封存核四”。國民黨面對本已沉重的執政壓力,在無處不在的民意監督下更疲於應付,年底選舉壓力持續增大。另一方面,在開放的網絡社會,“在野黨”也無法規避網民的監督。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因在民進黨執政的高雄氣爆事件與屏東劣質豬油事件後仍稱“綠色執政獲得社會普遍認同”,其言論一出立即受到了網絡民意的質疑與批評。

  為島內社會運動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