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佛光大學社會系教授林信華(中評社 周雨曦攝) |
中評社北京12月8日電(記者 王永雪 周雨曦)由全國台灣研究會主辦的“2014年台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今日在北京召開。台灣佛光大學社會系教授林信華在會上發言表示,選舉後,台灣民眾的生活、心態值得關注,面對台灣社會存在的困境,兩岸交流政黨並非唯一渠道,應增加其他方面的交流。
林信華指出,選舉後,我們要思考台灣民眾到底在想什麼?貧富差距,台灣民眾感受很深,雖然數據反映不出來。
林信華稱,台灣民眾生活的共同性主要表現,每天台灣人的生活都是達成自己的目的,有強烈的目的取向。人與人的關係越來越低,台灣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自主性越來越低。
而台灣民眾生活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社會行動上,有抗爭、論述的傾向。長期被殖民,民眾內心底層有種抗爭的傾向,對日本、國民黨、大陸有抗爭性。台灣民眾,容易被導入政治漩渦。林信華指出,台灣人有集體械鬥的個性,跟政黨的競爭結合在一起的時,形成政治複雜局勢。
林信華認為,台灣民眾關心的是工作問題、子女父母的照顧問題、公共交通物價等,這些都是老百姓生活24小時的歷程。而民眾討厭的是藍綠問題、國民黨的問題、政黨競爭問題等,百姓對這些已經到了忍受的極限。另外,台灣社會貧富差異、媒體亂象、世代對立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