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執政本著對台灣總體經濟負責的精神,在經濟上希望為台灣打造一個健康、永續的機制。為了台灣經濟的良性發展,馬英九出台了油電雙漲、年金改革。應該說,馬英九當局的初衷是良好的,但結果是直接損害了一部分人的直接經濟利益,因而遭人憤恨和政治上的拋棄。雖然馬英九可以說問心無愧,但是台灣民意要拋棄他也是毫不留情。也就是說,所謂台灣民意並不總是理性的。
理性執政遭到情緒化的反對,而民進黨非理性的反對和花錢買人心的政治操作卻贏得高度的政治支持。這是台灣社會非理性化的一個顯著指標。除此之外,在紀念抗日戰爭、課綱、核四等問題上,都可以看出來政黨政治動員及非理性宣傳及非理性情緒已經占據台灣社會主流。
政治和選民並非都是理性,但是一旦達到較高的非理性程度,也將意味著當前台灣的社會政治生態開始進入一個非理性狀態,一個是非不辨的狀態。我認為,這種整個社會主流的非理性狀態應該是我們考慮台灣選舉及未來兩岸關係的重要出發點。這也是為什麼大陸出台對台灣有利的政策措施,台灣反而不領情,甚至反對的根源之一。在這種態勢下,我們以理性的政策應對非理性的情緒,事實上已經產生一種雞同鴨講的困境。
李振廣認為,當前台灣社會正在形成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政治現象。如果這種趨勢任由發展,台灣的沉淪會進一步加速。能否喚起台灣社會中中產階級的理性認知,是決定台灣社會非理性化趨勢能否扭轉的關鍵,這也將是決定2016台灣選舉結局的最主要因素。如果不能改變這一趨勢,國民黨將無力回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