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評社圖片 |
中評社新加坡11月16日電/應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之邀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兩岸社會整合平台考察團於2015年11月12日上午一行四人赴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開展調研。此次調研組成員包括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秘書長,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李鵬,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社會平台主任、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黃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社會平台專家委員、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閻立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社會平台執行長、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政治所副所長陳先才等四人。
兩岸協創中心社會平台調研組與東亞所的鄭永年所長,以及仝月婷、陳建動、陸丁、黎良福、曾惠逸等東亞所各位研究人員進行了深入的學術交流。
鄭永年所長首先就剛剛在新加坡落幕的習馬會談起,他表示新加坡在兩岸關係發展歷程中一直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無論是早期的汪辜會談,還是現在的習馬會,都彰顯了新加坡與海峽兩岸的特殊關係與突出角色。他認為,習馬會是當前兩岸關係的一個歷史性重大突破,習馬會從決策到執行的整個過程中,海峽兩岸,包括新加坡和美國都是高度配合,都希望兩岸關係能夠穩定發展。但是習馬會之所以能夠成功舉行,主要還是兩岸雙方先有高度共識,這個共識就是九二共識。如果兩岸之間沒有這個共識,不能事先談好,無論是汪辜會談還是習馬會,都不可能成行。因此,兩岸之間一定要有高度的政治共識,才有可能取得重大的突破。他認為習馬會在一定程度也開啟了未來兩岸政治談判的態勢,習馬會使兩岸雙方鞏固了九二共識這一政治基礎,完全達成了目的。他表示,海峽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互動,其實也為未來兩岸領導人之互動創造了可能性,即便是未來民進黨上台,也開啟了兩岸對話的某種可能性。因為早期的汪辜會談是開啟了兩岸民間的互動,胡連會則是開啟了兩岸政黨之間的互動,特別是使國共兩黨的合作由此展開,但這個過程中民進黨並沒有參與進來,而習馬會的舉行,則是開啟了兩岸之間的交流,這自然對民進黨未來與大陸互動有啟發意義。當然,兩岸領導人見面不是沒有條件的,條件就是兩岸雙方必然要有政治互信為基礎。
他也認為,隨著中國大陸逐漸成為全球重要的經濟中心,大陸周邊小的經濟體,包括台灣在內都必然會成為這個經濟中心的一環,兩岸未來一定會朝統合方向發展,這也是無法避免的的發展趨勢。台灣要完全脫離大陸這個經濟中心,事實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從李登輝早年開始的南向政策本身就是要脫離對大陸經濟的控制,最終都是以失敗告終。即便是東亞及東南亞的一些小經濟體,也要深受中國大陸經濟中心的影響,這就是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小的經濟體只有順應大勢才是更好的選擇。
新加坡大學東亞所的其他研究人員也分別從兩岸經貿、台灣媒體及民調數據等視角為我們進行了分析。
兩岸協創中心社會平台調研組的各位專家學者也從不同的視角對當前兩岸關係,特別是兩岸社會互動與對方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李鵬教授分析了習馬會的重大意義,強調習馬會將為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特別是對兩岸社會之間的整合創造更好更多的可能性。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EAI)成立於1997年,前身可追溯到1983年新加坡副總理吳慶瑞所建立的東亞哲學研究所。1992年東亞哲學研究所改名為東亞政治經濟研究所。1997年,東亞政治經濟研究所易名為東亞研究所。東亞研究所的宗旨是推動對東亞地區學術和政策層面的研究,特別是對當代中國(包括港台地區)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中國與世界迅速發展的經濟一體化態勢及其在該地區的政治和安全問題。東亞研究所有兩個任務,一個是為政府官員提供政策分析報告,另一個任務是從事學術研究。其出具的政策背景分析、政策報告以及政策咨詢意見不僅對於新加坡政府的決策有著重要影響,並為亞太地區許多國家的政府與研究人員所重視。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研究中心與新加坡大學東亞所之前就已簽署過合作協議,此次兩岸協創中心社會平台與東亞所的交流,必將推動兩岸協創中心與東亞所這兩個重要智庫機構之間的進一步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