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觀察:中間溫和齊發聲 冀政改討論重拾理性
http://www.CRNTT.com   2014-08-09 00:56:34


39名跨越政治光譜的社會各界人士發表聯署聲明,呼籲各方“平心靜氣”商討普選方案。
  中評社香港8月9日電(記者 廖梓達分析報道)繼香港的“13學者”早前就政改建議提出自行修訂,就縮窄分歧及尋求共識作出嘗試後,39名跨越政治光譜的社會各界人士也發表聯署聲明,呼籲各方“平心靜氣”商討普選方案,不再原封不動堅持己見,以期達成多元、具體而可行的普選共識。而近日進行得如火如荼的保普選、反“佔中”簽名也已錄得超過110萬個簽名,顯示市民希望香港穩定,不想社會陷入無止境的政治鬥爭,甚至動亂不安的真實心聲。這些聲音都應該得到尊重,也應該得到回應。

  政改討論持續近一年半,各方各派始終高舉姿態,各自動員,有關政改細節或具體方案的實質討論,一直不見。特別是在特區政府提交政改報告之後,各方似乎都進入觀望階段,等待全國人大常委會在本月底就2017年普選安排作出答覆,再見機行事,對於方案建議的討論近乎消停。隨從近期的社會輿論,及不同人士透露的訊息中透露,全國人大常委會屆時必會定下普選框架,惟有關指引是細化標準,或只是重申原則,尚不得而知。但是,政改作為本港頭等大事,各方卻寧願“乾等”人大拍板,再議是否對抗衝突,而不抓緊時間展開細緻討論,實在蹉跎歲月。

  香港中聯辦主任張曉明7日出席香港國慶籌委會成立大會時發表講話指出,中央對港方針政策和“一國兩制”沒有變,也沒有必要變,且無論政改方案是否通過、政改過程出現多大風浪,也不會變,充分顯示中央誠意及決心。而在政改方向未明,以“佔領中環”運動為代表的潛在動亂暗中埋伏的背景下,“13學者”提出修訂和39人發起聯署,可謂本港溫和力量重返政改討論的號角,代表中間理性力量嘗試扭轉局勢的努力。早前諸多評論所指,被兩極分化壓抑失聲的“沉默大多數”,終於在關鍵時刻代表市民發聲。

  “13學者”修訂提出的“名單制”方案,總體依照《基本法》及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而設計,而在部份環節更是回應了提升民主成份的訴求,如由全港選民增選1200名提名委員會成員;出閘候選人不分建制或泛民合組一份名單,以獲提委會過半票數支持為通過等。學者認為,此舉可令建制與泛民陣營妥協,避免各走極端,有望創造良性互動的政治生態。

  再看7日發起聯署的人士中,有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全國政協常委陳永棋、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劉佩瓊、行政會議成員陳智思、港大前校長徐立之,以及“18學者方案”及“13學者方案”倡議人,也有民主黨羅致光,並以香港政策研究所行政總裁馮可強為聯絡人,在政治光譜中既有執中,也有左右,在政改取態中也各有屬意,不盡相同,但他們仍願放下異見,齊尋共識,難能可貴。連署聲明直指,社會各方若繼續堅持己見,政改將原封不動,難有談判空間,更令社會兩極化,令香港淪於亂局,可說直指痛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