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兆佳任教、從政多年,圖為其在香港中文大學辦公室(中評社 黃蔚攝) |
另一方面,劉兆佳認為,重視法治且偏保守的港人默許或容忍違法行為長達79日,令中央政府驚愕,因此中央政府也要思考港人何以擱置法治。他分析道,“佔中”事件反映了香港社會內部對政治、貧富差距、發展機會不足、人大常委決定、特區政府以及特首的種種不滿,正因如此,港人即使未必在乎佔領者對民主的訴求,也會藉此運動發洩各種不滿,不惜以法治和國際形象為代價,這反映了民怨已經相當嚴重,中央與特區政府要重視解決之法,否則民怨累積,將對特區管治和中央對港政策帶來長遠影響。
劉兆佳指出,香港過去有人基於三點考慮,認為中央會在強大的政治壓力之下做出讓步,其一,自覺本港極為重要,任何來自香港的動蕩不安都能讓中央退讓,其二,過分強調了其在兩岸統一之中的重要性,認為中央會擔憂香港不滿情緒強化,會失去對台灣的示範作用,其三,認為中央政府會在大型群眾運動之中讓步,比如2003年大遊行,2010年政改,2012年國教事件,反對派陣營均能實現訴求,尤其是國教事件鼓勵了“佔中”三子與學生,以為可以“依樣畫葫蘆”,不過,中央政府在政改與“佔中”事件的處理上態度相當明確,扭轉了香港過去對中央的看法。
劉兆佳分析道,中央此次不讓步,因其相信香港的保守心態遲早抬頭,約束佔領行動,有慮於此,中央政府一方面不退步,另一方面也不會採取激烈行動對付佔領,而是耐心等待民情轉變作出反制。
劉兆佳據此指出,反對派將來勿再抱著讓中央政府在政治壓力之下低頭的心理,而其激進行動非但得不到中央回應,反而會招來更強硬的反應,在此過程當中也不得民心,反對派要思考是否仍以抗爭到底為主來與中央相處,還要思考是否能在“一國兩制”以及《基本法》之內,承認中央的權力與職能,在此大前提之下尋求與中央增加互信,作為日後爭取民主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