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博鰲3月27日電(記者 黃蔚 孫儀威) “你會發現,普通火車與動車的氛圍完全不同。在動車上,相對比較安靜,大家不是玩電子產品就是睡覺,相互間很少交流;但是,在普通火車上,熟悉的、不熟悉的,都在熱烈地交流,還有打牌、吃東西的,做什麼的都有,也有用劣質手機放歌曲的,大家都不擔心打擾到別人,也沒有人認為別人的做法對自己是一種幹擾。”
上述這段描寫出自一個上海大學博士生的返鄉筆記《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近年情更怯,春節回家看什麼》。在這裡,普通的火車和動車似乎象徵著中國社會發展的不同面向,這兩個面向共存於九州大地,並行不悖,卻又如此天差地別。
這篇春節期間爆紅於各大社交網絡的返鄉筆記,引發不同的思考,也招致不同的意見,甚至批評聲浪。很多人將視角聚焦在這位博士身上,這位出生大別山區、在上海讀博的王磊光,訴說著“知識的無力感”——社會的打拼需要的遠不止學識,身世背景的缺失,成為很多飽讀詩書的寒門學子看不見的門檻。
這個問題,用更專業的詞彙來表述,叫“代際流動困難”。而代際流動的狀況,反映社會進步的程度和分層體系的變化和發展狀況。在封閉的傳統社會里,一個人一出生就注定要在他父輩所屬的階級和階層里終其一生,子繼父業,代際流動很少。在開放的現代社會,階級和階層大門開始敞開,代際流動增多是大勢所趨。發展經濟,提高教育水平,強化流動機會的公平機制,是提高代際間向上流動率的基本途徑。
昨日,在博鰲分論壇“代際流動與家族傳承”上,社會流動性和公平性問題被再度提起,但這些嘉賓的觀念比較樂觀,認為通過教育和硬軟件結合,中國的青年可以享有更好的流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