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媒體記者採訪抗日名將後代,生動的了解戰爭的激烈與慘況。(中評社 林谷隆攝) |
文化維繫,《發現李莊》作者岱峻告訴兩岸記者,文化是中國的根,日本侵華後是有系統地在侵略中滅掉中華文化。抗戰期間,四川迎來了內遷的文科機構,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社會所、社會科學所)、中央博物院、中國營造學社、中國地理研究所大地測量組來到了宜賓李莊。故宮博物院將國寶先南遷到南京,後續再西遷到樂山安穀及峨眉保存,避免中國最珍貴的根被日本摧毀。知識份子在苦難中想盡辦法保留文化的根,羅爾綱的《太平天國史綱》、梁思成的《中國建築史》及《中國建築圖錄》、《六同筆錄》、李霖燦的《麼些象形文字字典》、董作賓的《殷曆譜》等史所巨作都是在艱難歲月中完成。
經濟救國,前自貢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自貢抗日史學者陳星生告訴兩岸記者,抗戰爆發後,東北工業重鎮及華北、華中、東南沿海發達城市相繼淪陷,當時非日軍佔領區的工廠僅占全國工廠的6%,各種工商企業紛紛內遷入川,中國第一家現代化工企業久大精鹽公司遷到四川自貢,久大創辦人範旭東曾說“本公司的生命已與祖國交織在一起了”。根據統計,遷川工礦企業約700家,工人約1萬多人。總計8年抗戰期間,中國財政總支出為14,640餘億元(法幣),四川就負擔了1/3,約為4400億元。
教育保育,對日抗戰期間,全中國有48所高等院校先後內遷到四川,調整重組持續辦學,在成都共匯聚了華西協和大學及內遷的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齊魯大學、燕京大學等組成華西壩“五大學”,另外,東吳大學生物系、協和醫學院的部分師生也在此借讀。上海同濟大學搬到李莊、南京“國立戲劇學校”搬到江安,讓新式高等教育得以在中國保存下來,大江南北的高校聯合在一起形成“華夏一家”的同仇敵慨。同時間,中國婦女界創建了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在四川境內成立28所保育院,收容淪陷區的難童和各地的抗日軍人子弟,為中華民族培育了一批棟樑之材,堪稱抗日戰爭時期一項功德無量的“希望工程”。
反攻基地,成都國防教育學會理事潘夕潮告訴兩岸記者,國民政府按“特種工程”將成都新津機場打造成中國第二大機場、二戰時亞洲最大的轟炸機機場,有美國空軍第58轟炸聯隊第40轟炸大隊及中國空軍華西突擊機群進駐,配置P38、P61型驅逐機(俗稱黑寡婦)及重型轟炸機B-29(超級空中堡壘)將其作為遠程轟炸基地,這是盟軍第一次直接攻擊日本本土及淪陷區日軍基地,實施戰略性轟炸,日軍猝不及防遭受嚴重損失,直接沉重打擊了日本的豺狼野心,還有媒體評論為“日本末日到了!”
1944年6月,蔣介石對四川人民的貢獻做了全面評價:“川省同胞,遵奉國家至上,軍事第一之要旨,忠誠奮發,同心戮力,以收動員人力財力之功。”
由四川省政府台灣辦公室和新聞辦聯合舉辦的2015海峽兩岸記者“重走四川抗戰大後方”聯合採訪活動,由四川省委台辦主任周敏謙主持啟動儀式、副巡視員楊志學擔任活動總負責人、兩岸媒體20位記者擔任團員在10日起至17日,安排走訪四川前往成都、雅安、樂山、宜賓、自貢等地,採訪建川博物館川軍抗戰館、成都人民公園“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樂西公路、新津機場、華西壩內遷“五校”舊址、宜賓江安國立劇專及李莊古鎮抗戰文化、樂山戰時故宮、自貢鹽業博物館等。中評社記者林谷隆全程隨團採訪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