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興大學法政學院大樓。(中評社 林谷隆攝) |
廖舜右認為,日本則是希望將兩海(東海、南海)切割,一方面日本認為釣魚台屬於日本內政事務,一旦中國軍艦進入日方所宣稱的釣魚台領海內,日本必將有所因應。另一方面,日本認為南海則是公海航行自由問題,日美盟友共同維護航行自由,誰曰不宜。
廖舜右提到,2013到2015短短的三年中,日本跟中國在東海可使用的海巡艦艇數量,雙方比例從1比0.8(日對中),到2015年轉變成1比2(日對中),中國軍力變化已造成局部態勢轉換,這種東海權力失衡狀況當然會引起東亞戰略格局的態勢轉變。
同時,廖舜右表示俄羅斯的動機有二,其一是回應美國、日本及印度在本月23日將進行的海軍聯合軍事演習,以實際行動確保俄羅斯在區域安全的發言權;其二則是因為俄羅斯被逐出G8八大工業國的回應。
廖舜右解讀,俄羅斯這幾年在敘利亞跟烏克蘭的軍事行為,某方面而言是跟美國較勁,但不管是外交目的,還是軍事企圖都沒有得到預期效果,所以俄羅斯總統普丁在外交層面必須要尋求出口。中俄在東海的海上結盟,就是先聲奪人的起手式。值得注意的是美日澳(澳洲)或美日印(印度),這兩組的三邊同盟若結成四方防禦團塊(美日澳印),必將牽動東亞整體的軍事平衡。
廖舜右強調,由這次海上對峙來看,未來兩岸(台灣與中國大陸)、兩海(東海及南海)、兩韓(韓國及朝鮮)都可能成為軍事熱區,另外在這三個區域、六個面向,未來有可能促發美中的軍事對抗。
廖舜右提到,中國大陸的優先戰略關切,是日本與美國共同執行南海巡航,而假如美國的軍事盟邦日本可以到南海維護航行自由,中國大陸的軍事盟邦俄羅斯當然也到有爭議的釣魚海域與中國共同執行航行自由的權利。
中評社問,中俄軍艦航行經過釣魚台海域,以及未來美日巡航南海對台灣的影響為何?
廖舜右回答,這兩起事件對台灣的影響,是讓台灣的外交迴旋空間變得更少。某方面而言,新政府上台就代表之前的“和中、友日、親美”政策被質疑,所以未來可能會調整為“親美、依日、疏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