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5日電/近來占據全球各大媒體頭條的恐怕要數美國希拉里和特朗普的 “大選二人轉”了。當然最終誰能贏得大選,這取決於美國國內選民的最終抉擇及投票結果,但對於其他國家來說,更應關注美國大選互撕表象下的問題實質,以及換屆後的可能影響。
一、社會精英與普通民眾的分裂
在本次大選辯論中出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即絕大部分主流媒體看好希拉里,而與主流媒體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許多社交媒體民意偏向特朗普一邊。
主流媒體更多代表的社會精英的立場,而社交媒體代表的則是普通大眾的立場。對於大選辯論中兩黨候選人的表現,社會精英和普通大眾有不同看法。對於普通民眾而言,他們的視角可能更多的從自身立場出發,沒有類似於精英分子的那種社會責任感,反而可能覺得特朗普直說敢言,在精英看來比較粗俗的話語,普通民眾可能覺得這就是生活中一些話語吧,甚至話糙理不糙。因此,社會精英和普通美國民眾怎麼看待二人的辯論,可能存在著很大的分歧。
辯論的勝負可能無關最後的投票抉擇。相對於政治評論人員從總統執政能力、風度儀表和施政理念等方面進行分析外,普通民眾可能會基於自己關心議題、理念一致性和價值取向等方面判斷到底誰在辯論中占據了上風,或者吸引了觀眾。但說到最終投票取向,鐵杆支持者不會輕易改變,中間選民到底投給誰也不一定基於誰在辯論中占據上風來進行投票,其往往基於自身的情感、習慣和利益,而非以國家整體及長遠展望為基點。但主流媒體和普通民眾在辯論評價上的明顯分野反映出大選背後精英與民眾間的巨大分歧,而這種分歧使全球對美國未來走向的“不確定性”擔憂大大增強。
二、精英合法性遭遇挑戰,希拉里被迫向民粹主義靠攏
美國的民主制度運行了200餘年,已經相當完善,但與一些歐洲國家不同的是,美國沒有實施直接選舉,而是採取選舉人票制。這反映出美國建國先輩對於多數人暴政的警惕,因此轉而採取了一種“精英代理式”的間接民主。這套制度運行到今天,已經日益受到精英和草根之間的割裂所帶來的挑戰。
通常而言,精英的合法化來自於引領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廣大民眾在追隨其後的進程中也同時享受到福利增加,從而支持和認同精英的領導角色。但針對經濟形勢持續低迷和財富兩級分化日趨嚴重這一難題,政治精英當下並未能給出明確有效的解決方案,再加上2007年開始的次貸危機以及其後的金融危機暴露出的華爾街所謂精英的貪婪和不擇手段,都使得精英政治陷入前所未有的合法化和認同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