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國家博物館,在遼闊氣派的大廳中央,懸掛一張《鄭成功收復台灣》的大型油畫,相當富有政治意涵。(中評社 林谷隆攝) |
中評社北京10月22日電(特派記者 林谷隆)位在天安門廣場東側的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中國大陸最重要的博物館之一,也是北京市的指標性建築。國家博物館典藏中國歷代以來的文物,包括漢代“長信宮燈”與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復興之路”展廳更有孫文創立“中華民國”的介紹,1987年台灣老兵回大陸探親的文宣海報,與2005年連戰到大陸展開和平之旅與前大陸領導人胡錦濤的世紀之握,讓台灣民眾看了都非常有感觸。
許多台灣民眾來北京旅遊,常會到天安門廣場、故宮,都會對廣場兩側的人民大會堂與國家博物館雄偉建築,留下深刻印象。但很多民眾看到莊嚴的外觀,都以為國家博物館跟人民大會堂是不得任意進出,但其實博物館是一直對社會開放,館內典藏文物多達140餘萬件,相當具有可看性。
走進國家博物館,在遼闊氣派的大廳中央,懸掛一張《鄭成功收復台灣》的大型油畫,相當富有政治意涵。館內常設展是依照中國歷代擺設,無論秦代的兵馬俑、漢代“長信宮燈”或清末的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都是在台灣中學歷史課本中曾經介紹的珍品。
“復興之路”展廳是介紹中國從晚清列強侵略到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後,逐漸崛起成世界強國的歷程。當中無論是孫文領導革命運動、創立“中華民國”、國共內戰,到兩岸破冰、1987年台灣老兵回大陸探親的文宣海報,到2005年連戰到大陸展開和平之旅與前大陸領導人胡錦濤的世紀之握,都是台灣民眾相當熟悉的歷史事件,參觀過程必定有非常有感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