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安義縣種糧大戶、綠能農民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凌繼河是一位來自農村基層的十九大代表(中評社 束沐攝) |
中評社北京10月22日電(中評社報道組)十九大新聞中心昨晚舉辦主題為“農業科技創新”的第五場集體採訪,邀請五名農業領域的十九大代表接受記者採訪。其中,江西省安義縣種糧大戶、綠能農民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凌繼河是一位來自農村基層的十九大代表,他向記者分享了當選十九大代表的感受,並介紹了他在農業一線的探索與實踐。他更是披露,現在掌握先進技術的年輕人種田平均可達到拿到14.7萬的年收,最高還有拿到30多萬獎金的“狀元”。
“我的身份很簡單,我是億萬農民當中的一名,我榮幸既是農民,又是黨代表。” 凌繼河回憶,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赴江西視察時,因為他的規模化經營和帶領農民致富,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表揚,他感覺很高興、很激動。
凌繼河介紹,他的公司現在流轉土地20070畝,托管土地35700畝,年加工稻穀40000多噸,帶領農民6700戶致富。談起致富經驗,他概括為六個字:“良種、良法、良田”。他說,“良種”指的是引進一些優質品種,若適合當地的氣候、土質,實驗成功就大力推廣。他表示,現在推廣率達到了90%以上,“像以前普通大米賣到2塊錢一斤,大家還挑三揀四,現在我們品質比較好的大米最多賣到18塊錢一斤,市場還供不應求,所以說比較好的品種對產業發展是一個很大的貢獻。”
他說,“良法”指的是全程機械化,機械化程度達到了90%以上。他介紹說,以前是人工插秧一天一畝,現在高速插秧機一天插五六十畝,是人工的60倍,人工插秧的產量還沒有機器高,因為機插的分蘖多、返青快,產量更高。
“比如我們現在用測土配方施肥,減少了成本,增加了收入。”凌繼河告訴在座記者,良法中海油統防統治,原來人工一天打藥20畝,推廣飛防後一天可以打五六百畝,省了成本,又省了人工。在“良田”方面,凌繼河說,現在公司主要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今年江西省省委省政府拿出兩百個億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到2020年全省高標準農田基本建成。
在問答環節中,由於目前很多農民感覺種糧效益差,一些農民不願意繼續種糧,所以有記者關心農民種糧效益的問題。對此,凌繼河說,首先,國家對農業的投入越來越大,政策越來越好。其次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問題,他表示,以前我們的大米賣到兩塊錢,現在的大米可以賣到十八塊錢一斤,就是因為有好品種,“以前想吃好米要外國進口,現在我們中國的米更好吃、更香、更有營養,我認為這樣就增加收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