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宜君。(中評社 黃文杰攝) |
中評社桃園10月8日電(記者 黃文杰)針對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粉絲喊“非郭不投”,藍軍在2020大選會不會出現“賭爛票”?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劉宜君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看來“放棄投票”機會不大,最終藍綠歸隊,但是選民可能“分裂投票”,“總統”、“立委”甚至“政黨票”可能投不同政黨。
劉宜君,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法學博士、美國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公共政策分析理學碩士,開南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副教授、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系教授兼系主任、今年八月接任元智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中評社問,距離大選剩下不到百天,綜合各家民調看來,韓國瑜民調仍輸給蔡英文超過百分之十以上,去年掀起的“韓流”,今年能不能再度發威?
劉宜君分析,目前民調看起來,2020可能人選,並未真正最後確定,當然仍以蔡英文與韓國瑜為主,只是第三勢力還有不同情況,間接影響中間選民想法,可能還要觀察。
她舉去年地方選舉,因為年改衝擊很大,直接反映在選舉結果,現在年改上路,已經一段時間,很多因素可能變成“隱形”,不見得可以測出來,資訊多元,還不見得一致,自然民調不斷變動,連副手也沒公布。
劉宜君認為,副手其實就是檯面上這幾個人,韓蔡也各自有答案,只是兩黨未公布,顯然“都在等對方”,但是副手討論實在太久了,已經出現疲累,光民進黨“蔡賴配”討論,從今年六月初選蔡勝出,一直討論到十月,也沒有公布,副手對於選情加分不大,估計可能到十一月藍綠選情才會白熱化。
被問到,藍綠之外的第三勢力,好比之前“非誰不投”喊得震天響,結果這個人不選,會不會造成“賭爛票”增加?
劉宜君認為,以郭台銘與郭粉來看,郭不選2020,確實讓不少郭粉失望,“非郭不投”該怎麼辦?真的不投?今年七、八月初選結果出爐,確實會有情緒反應,但到明年元月才投票,大選又每四年才一次,不至於不出來投票,頂多要看郭粉流向哪裡。
她認為,當然媒體報導“知識藍”、“經濟藍”不喜歡韓,但板塊移動不明顯,最後還是藍綠歸隊,不過要留意“分裂投票”,也就是“總統”與“立委”甚至“政黨票”,可能投給不同政黨,這就是第三勢力的空間,郭台銘理論上還是介於藍與白之間,台灣民眾黨主席、台北市長柯文哲還是介於白綠之間,
劉宜君向中評社說,對於年輕選票或首投族的傾向,也是值得觀察,她認為,最終還是看政策,藍綠提出的青年政策,會吸引年輕人嗎?韓國瑜有沒有辦法,提出政策改善年輕人低薪、公共托育、子女就養、以及長照部分?蔡英文拼連任,青年政策是否可以落實?
她分析,郭台銘先前初選提出“零到六歲‘國家’養”,確實成功吸引年輕人的注意,但是政策仍必須著眼可行性,很多政策不是選前才開始忙補貼,好比為了救台灣觀光業,從“冬(冬季旅遊)補”到“春補”,又有“夏補”及“秋補”,等於一年四季都在補貼,現在連夜市也開始補貼。
劉宜君告訴中評社,“補助”會上癮,不論提供補貼者,或者使用補貼者,都會上癮,這些都是納稅人的錢,補貼“撒幣”有短期效果,但應該發揮一加一大於二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