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喜明。(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10月16日電/針對兩岸危機升高,台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與民進黨新境界文教基金會智庫副執行長、“壯闊台灣”創辦人吳怡農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共軍以灰色衝突手段對台灣打心理戰;台灣有必要思考如何以更聰明的方式防止被消耗,以免中計。
台軍方統計今年至10月7日止,共253架次共機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其中202架次侵攻台灣西南ADIZ。此外,今年迄今共有49架次共機逾越台灣“海峽中線”,次數達1990年以來最高。
台空軍出動2972架次戰機監偵攔截,包括76架次戰機升空因應,總耗費成本約新台幣255億元。不少專家認為大陸對台灣進行“消耗戰”。
對此,2019年6月卸下參謀總長職務的李喜明13日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說,雖然中共出動軍力也是“被消耗”,但考量兩岸軍事資源高度不對稱、且共機研判將持續擾台,在防衛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台灣有必要思考何種應處方式相對可持續(sustainable)、不被消耗,否則“買再多戰機都不夠”。
李喜明說,ADIZ的劃設主要是為了空域預警及敵我識別,範圍多屬國際空域。空軍一律以快速戰機應對共軍的“慢速機”(例如運8、空警500)及“快速機”(例如殲11、殲16),若後續待技術成熟,大陸以無人機擾台,空軍難道同樣以戰機應對?
李喜明表示,台灣沒有條件打“消耗戰”,必須打“機動戰”、不對稱作戰,“國軍”需重新思考ADIZ的意義,而民眾應具有願承受合理、必要風險的戰略思維,並相信“國軍”、給“國軍”靈活應對的空間。
李喜明指出,共機侵攻台灣ADIZ屬“灰色地帶衝突”(grey zone conflict)手段,主要訴諸心理戰,透過威嚇逼迫台灣方面有所反應,並持續壓縮反應空間、測試台灣的底線,若“我方”每一次都高調反應,“就中計了”。
“我們不能只爭一時、而忘了春秋”,李喜明說,預防共軍全面進犯,才是建軍用兵的重點。灰色衝突並不會實質威脅台灣生存、戰爭才會;台灣應避免在應對灰色衝突上過度消耗作戰資源,以致影響可恃決戰力。
他認為,空軍可思考採取的作為包括將“近接攔截”(close intercept)調整為“區域監控”(area monitoring)應處,以慢速機監偵特定區域,以及讓特定區域的在空訓練機於訓練期間攜掛武器、遇共機時正好實施臨戰訓練等。未來也可透過留空時間較長的無人機,在關鍵區域輔佐地面監控。
與李喜明一同接受專訪的吳怡農說,中共軍事威脅是台灣無法迴避的問題,民眾有必要清楚認知哪些風險無可避免,以及政府的具體因應作為。當行動方案清楚了,民眾才容易有防衛的決心和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