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9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寒假期間,空軍工程大學空管領航學院作戰籌劃與任務規劃實驗室裡燈火通明,實驗室的教員們堅守崗位、精神專注。
“我們是開展作戰籌劃與任務規劃的團隊,要在戰爭中充當‘軍師’‘先行者’的作用。對於我們來說,實驗室就是沒有硝煙的戰場。”學科帶頭人楊任農說。
戈壁大漠,一場紅藍對抗演練激戰正酣。扮演紅方的某旅,在第二個演習日出現失利。面對不利開局,該旅借助一套作戰籌劃與任務規劃系統,白天過招,夜晚復盤,不斷根據實際情況迅速調整作戰計劃,最終順利突防、精確命中。
得知這一結果後,作戰籌劃與任務規劃實驗室的科研骨幹王瑛鬆了一口氣。數年來,她總是帶隊奔走在部隊、院校和研究所之間,將一套套系統部署到天南海北的一線部隊,一次次將課堂和實驗場所開設到部隊。王瑛說:“面向未來戰場,我們要努力讓這套作戰籌劃與任務規劃系統不斷完善,發揮出更大作用。”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作戰籌劃與任務規劃實驗室的教員們勇往直前、步履不停。沒有案例、經驗,大家便深入一線部隊,向官兵問需求、要反饋;沒有教材資料,大家便加班加點自主編寫;隨著系統研發的進展,每周工作7天更是成為常態。他們堅持把科研瞄准實戰“靶心”,進行成百上千次的調試,作戰籌劃與任務規劃系統1.0版、2.0版、3.0版……相繼更新“出爐”。
不求評獎“獲得感”,唯求戰場“通行證”。項目結題後,他們沒有急於報獎,而是把技術研討會開到部隊一線,請官兵來“挑毛病”,讓實戰演訓來檢驗。
幾年來,楊任農和團隊成員們不斷在我軍作戰籌劃與任務規劃領域的“無人區”開拓進取,持續培育創新成果。空管領航學院作戰籌劃與任務規劃實驗室榮獲國家、軍隊教學成果一等獎,團隊成員的研究成果還獲得全軍科技進步一等獎。
“部隊戰鬥力建設的難點,也是我們科研攻關的重點。”楊任農說,“我們要緊貼實戰化要求,攻堅克難,不斷研究新情況新問題,推動科研創新成果更好轉化為戰鬥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