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場來賓發問。(中評社 孫偉倫攝) |
他指出,七年來兩岸協商的“只經不政”,是兩岸關係發展中的敗筆與遺憾,尤其在兩岸經濟社會關係有所推進的情況下,政治分歧的處理沒有及時跟進,制約、影響兩岸經濟和社會和民間關係的演進,因為經濟和政治難以完全區隔。
與談的民進黨“立委”李應元則指出,有民調顯示,台灣認同日增,中國認同減少。雖然在兩岸交流日漸增加,但大陸方面應該了解,台灣人不怕吃苦,但需要尊重,大陸對台灣應有更多同理心。
嚴安林說,台灣的國際組織參與和活動,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相輔相成,兩岸關係發展到什麼程度,台灣的國際參與就可解決和參與到甚麼程度。之所以有些台灣民眾認為,兩岸社會活動上存在某種摩擦,重要原因跟兩岸關係處理和平發展的階段有關,他把目前階段定位為初級階段,也就是兩岸的協商還是只經不政,台灣的國際參與不是經濟議題,還涉及到敏感的政治問題,沒有政治協商,就難以取得滿意的進展。
另外,嚴也強調,台灣社會貧富差距的根源不是因為兩岸的經濟合作,不是兩岸經濟合作才產生貧富差距;兩岸經濟的發展可拉動台灣經濟的成長,但很難去解決台灣社會分配公平與否的問題,這是台灣內部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兩岸之間可以解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