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中)在台北接受中評社專訪。(中評社 孫偉倫攝) |
中評社:過去七年多可以說是兩岸大交流、大發展的時代,可以說成就不凡,在交流方面是否有進一步的規劃,另外在交流過程中,台灣社會也出現一些雜音,大陸方面是怎麼看待這樣的問題?
孫亞夫:對於未來大陸方面如何規劃進一步的交流,真正意義上兩岸交往從兩岸同胞隔離狀態解除後開始,這麼多年下來兩岸關係發展大約需要四個要素,第一是政治基礎,即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第二是兩岸需要交流合作、協商談判,即兩岸關係發展需要途徑;第三是兩岸同胞要團結努力,這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動力;第四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必要條件,即反對台獨分裂活動,當台獨活動嚴重加劇時,將導致兩岸關係高度緊張。大陸今後一定朝此方向做,其中包括共同政績得到延續和鞏固,協商要進行,不協商就無法解決問題,然後交流合作擴大深化,讓大多數台灣民眾都能了解兩岸要交流合作,現在看來這是比較重要的。
至於在交流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雜音,必須承認,兩岸交流合作可以有改進的地方,但現在被抹黑了。兩岸交流合作包括經濟面的合作,受益面應該是廣泛的,但被說成指圖利少數人,這是要注意的。同時當然我們自己也要來改進,針對受益面和獲得感能更充分實在,這也是我們要做的事情,尤其是對三中一青的關切,考慮中下階層、中小企業的需要,考慮台灣社會的南北關係、青年人問題,這些都是很早以前就提出的政策論述,現在感受更真切。
兩岸交往經過一代一代,有28年,台灣社會結構在變化,世代接替,年輕人怎麼看兩岸關係,要怎麼有感,這是我們面臨的新問題,跟以前的世代還是不同。他到台灣有許多人對他講,他們對兩岸關係很有熱情,但跟自己的孩子講,他們都沒有感覺,這是很大的體會,從這個角度來想,整個認識會有新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