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孔小惠:一些台灣青年視中國崛起為威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14 00:29:20


浙江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助理孔小惠
  中評社香港4月14日電(記者 楊犇堯)浙江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助理孔小惠在第七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上發言表示,一些台灣青年不僅不認同中國,反而視中國大陸的崛起為威脅。

  台灣青年認同問題有複雜的成因,有深刻的歷史影響,有全球、兩岸和島內外界因素,也有台灣青年本身具有的社會心態。主要成因如下:

  第一,台當局20年多來推行的“去中國化”教育。1996年李登輝積極建立台灣史觀,動員大批人力編訂“認識台灣”教科書,像切香腸一樣,肯定與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同時將國民黨視為外來政權,逐步切斷台灣與中國關係,也把清朝與中國視為外國;第二,國民黨八年執政未能擴大藍色陣營話語權。馬英九上任以來,台灣當局在調整大陸政策的同時,並未有計劃地引導台灣社會意識形態的變化,也未能扭轉台灣社會政治認同的發展趨勢;第三,兩岸交流和經濟一體化並沒有給台灣青年認同帶來正面效用。台灣學者及機構在不同的研究訪談都指出,兩岸交流有助於台灣年輕人看見媒體或家人朋友形塑之外的中國大陸,但對於政治認同沒有影響,甚至台灣認同(認同是台灣人非中國人)或支持獨立的比例反而增加;第四,台灣青年在全球化浪潮下形成的反政府反現狀的社會心態。在當今全球化浪潮與“顔色革命”在全球四處爆發的背景下,台灣年輕人受到“左翼”與“右翼”社會思潮並存的雙重影響。

  對此,孔小惠提出以下建議:第一,繼續深化兩岸交流,支持台灣青年到大陸發展。多創造條件,讓兩岸青少年多來往、多交流、多溝通。在台灣青年到大陸來發展,求學、就業、創業等工作上,要繼續進行鼓勵和支持。大陸企業給台灣青年提供創業基金,同樣有利於台灣青年中國認同的建構。今年3月馬雲到台灣演講前,阿里巴巴方面宣布,將在台成立一個100億元新台幣的基金,最快下半年啟動,用以支持台灣年輕人創業,鼓勵他們在電商領域大顯身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