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孫璐:網絡時代的對台傳播要重視方言節目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12 00:31:55


第二屆兩岸學子論壇 兩岸分論壇(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廈門7月12日電(記者 王秀中)中國傳媒大學的孫璐在第二屆兩岸學子論壇上就新媒體時代兩岸媒體共同面臨的困境及解決困境的出路發表了看法。她認為,重視青年選民、善用歷史題材、重視方言節目、尊重受眾心理等都可以幫助大陸媒體走出網絡時代的對台傳播困境。

  孫璐認為,在互聯網時代,大陸與台灣兩岸媒體的信息傳播、溝通交流尤為關鍵,甚至影響著兩岸的走向。面對嶄新媒介環境,Facebook、YouTube、Flickr、Google+、Line、PTT等多種社交網絡成為台灣社會運動的孵化平台。島內政治變化波詭雲譎,除傳統藍綠陣營外,公民團體不可小覷,衍生出紅衫軍倒扁、白衫軍運動、反服貿學運(太陽花運動)。此外,台灣“九合一”選舉中所折射的網絡媒體與青年選民的力量不容小覷,這些都將成為對台傳播研究應當關注的問題。

  孫璐就新背景下對台傳播研究所面臨的新挑戰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她認為,首先要善用歷史題材,以深度策劃吸引受眾。台灣民眾複雜的心理與其特殊的歷史遭遇密切相關。因此,在對台傳播中應當了解台灣的歷史,用歷史事實觀點,影響台灣民眾。

  其次,要以閩南、客家語等方言節目打動受眾。台灣有數量龐大的受眾,他們絕大多數不曾到過大陸,在語言上也更習慣於閩南、客家方言。如何更好地對其傳播大陸的方針政策、風土人情考量著對台傳播工作者的智慧。孫璐認為語言尤為關鍵,特別是要加強閩南、客家等方言節目力度,更好地尊重不同省籍受眾的心理,增強傳播效果。

  再者,要尊重受眾接受心理,講究傳播藝術。根據台灣受眾的心理,對台傳播媒體不斷調整節目形態,更好地滿足台灣受眾需求。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廣播經過全面改版,推出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華之聲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神州之聲兩套節目,更適合聽眾需求。對台媒體應當重視台灣青年受眾對互聯網的媒介心理與偏好,2001年中國之聲對台廣播創辦你好台灣網,實現了網上實時廣播、互動廣播和聽眾即時點播等多種功能。對台媒體結合傳統廣播和現代網絡傳播,推動傳統媒介形態與新興媒介形態融合,拓展了傳播平台,吸引了更多台灣年輕受眾。

  最後,要善用“親”情 貼近受眾。海峽兩岸人民、同宗、同祖,同屬於華夏文明,具有相同的“根緣”,同屬於中華民族,具有相同的“血緣”,同使用語言文字擁有燦爛文化,具有相同的“文緣”,同樣在經濟交流中發揮重要角色,具有難得的“商緣”。因此,在對台傳播中要緊扣台灣受眾“文化心理”,這在大型新聞活動策劃中尤為關鍵,傳遞大陸的聲音應當更加“雨潤輕柔”,更加“真情入心”,切忌大而空洞。當然,如能做到和台灣島內媒體合作,讓內容“落地”則會起到更好的傳播效果。孫璐認為,尊重文化心理,基於共同的文化根源,對台傳播從單向輸出到兩岸媒體雙向互通、聯合制播、共辦活動等多種融合合作方式轉向,實現跨意識形態、跨兩岸、跨界傳播。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