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花園口扒口追憶抗戰慘烈 和平難能可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9-12 01:11:39


花園口決堤處立下了“一九三八年扒口處”紀念碑。(中評社 徐夢溪攝)
  中評社北鄭州9月12日電(記者 徐夢溪 范穎薇)“黃泛區居民因事前毫無聞知,猝不及防,堤防驟潰,洪流踵至;財務田盧,悉付流水。當時澎湃動地,呼號震天,其悲駭慘痛之狀,實有未忍溯想。”這是《豫省災況紀實》中的一段話,這一景象出現在1938年河南省鄭州市花園口鎮。在此發生的花園口慘案,是抗戰史上的三大慘案之一。9月11日,中評社採訪組來到花園口當年決堤處,一探這個堤口的歷史,與它77年後的樣子。

  1938年,徐州被日軍攻陷,國民黨於是向豫東、豫南撤退。但日軍成功偷渡黃河,欲奪鄭州。這種情況下,蔣介石下令在花園口扒開黃河大堤,想要以水代兵阻擊日軍西進。這一舉動造成人為的黃河決堤改道。據資料記載,當時有89萬百姓葬身洪水,390萬災民無家可歸,洪水淹沒耕田29000平方公里,還造成了後來的蝗災,引發“河南大饑荒”。

  當時,法國《共和報》發文評價,“中國業已準備放出大龍兩條,即黃河與長江,以置日軍死命,縱使以中國人十人性命換取日本人一人性命,亦未始非計,此蓋中國抗戰決心所由表現也。”

  “這次黃河決口所造成的劫難,是黃河災難史上最慘重的一次”,花園口一九三八扒口處紀念碑這樣評價這次災難。就在花園口決堤處,鄭州市政府修建了一個小型廣場,廣場上簡單地豎著一座黑色紀念碑,碑上用浮雕的藝術形式還原出當時百姓們緊急逃難,衣衫襤褸,流離失所的慘狀。

  就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前台灣行政院長郝柏村也到過這裡,他曾在現場對花園口決堤做出評價,當年花園口決堤是必要戰略,成功阻止日軍西進,“這是值得肯定的”。據知,花園口是郝柏村在大陸探訪抗戰遺址行程中的一站。

  現在的花園口鎮已恢復人煙,街上各種熟食鋪小商店好不興旺。當初的扒口現場,現在已看不出痕跡,周圍並無居民居住,只一圈堤壩,擋住遠處靜靜流動的黃河。黃河灘塗上,建起了一座簡陋的農家樂,提供了騎馬、開沙灘車、乘汽艇、飯莊等項目。再遠望,黃河大橋橫亙河上,橋上車輛川流不息。

  “戰爭不可取,和平非常重要”,中評社採訪組在實地探訪花園口後感歎,“我們這一代的任務已經完成,現在要為下一代的生活環境考慮”。

  歷史會過去,生活尚繼續,未來終須面對。至此,中評社河南走親活動即將落幕,在9月5日至12日這7天中,中評社採訪組5人在河南省台辦陪同下,行走開封、滎陽、安陽等城市,探尋中華文明歷史脈絡,參觀南水北調工程,了解今日中華發展景象,讓兩岸四地如親臨現場,領略中原風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