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傅華:媒體融合時代呼喚媒體人文化自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18 12:43:17


 
  二、激活記憶

  歷史是過去的新聞,新聞是將來的歷史。蔡元培說:“餘所謂新聞者,史之流裔耳”。

  記者的書寫不僅影響當下,而且對未來、對民族記憶的形成意義重大、不可或缺。

  太史公行萬里路,網羅天下放軼舊聞,目的就是保存民族記憶。司馬遷是一個人在奔走。記者出現後,千千萬萬人行走九州,考其行事,綜其終始,消息、通訊、側記、專訪、評論……一下子豐富了人間記憶。

  炎黃子孫擁有共同的源頭、共同的祖先、共同的文化符號,經歷了共同的苦難和榮光……這一切,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支撐。

  滅人之國者,必先去其史。殖民者的慣用手段,是淡化邊緣國家、古老民族的記憶。而日本、韓國則常常有人跳出來篡改歷史、偽造記憶。

  互聯網的發達造就了人們可以互相不見面的“脫域機制”。一方面,四海之內皆兄弟,另一方面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一方面,人們記住了許許多多的慣例、規則、名詞術語、重鎮名勝,另一方面,他們又在故鄉的街巷院落往來穿梭……
 
  暫時的抽離,並不意味著永久的走開;訂單的達成,並不意味著文化的同化。當人們去滿世界尋找新鮮感的時候,根植於內心的民族記憶,一直提醒著他們的歸宿。

  泰戈爾熱切預言,每個民族文化的根脈“正像活的種子一樣,天上降下滋潤的雨水,它就會抽芽、成長,伸展它造福的樹枝,開花、結果”。

  因此,呵護民族的記憶,媒體人有更多更大的作為空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