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8日電/5月25日,北約在布魯塞爾舉行特別峰會,慶祝新大樓正式交接使用,更重要的是迎接美國特朗普總統的登台亮相,以平息近來紛爭不斷的美歐關係,穩定大西洋軸心,維護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奈何事與願違,北約峰會舞台上的美歐領導人貌合神離,醜劇頻出,特朗普訪問成果虛多實少,乏善可陳,美歐疏離感漸入骨髓。
此次北約峰會主要圍繞兩大議題展開,即加大打擊恐怖主義力度和“公平分擔”軍費開支。前者,北約正式加入美國領導的“打擊伊斯蘭國聯盟”,在北約總部內新設反恐情報小組,新增反恐協調員以加強成員國間情報分享;後者,北約應允成員國將制定年度軍費提升計劃,以此貫徹提升軍費的決心和計劃。特朗普的關切都得到了正面回應,至少在表面上可謂“滿載而歸”。
然而,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美國不斷施壓、叫囂獲得的妥協並沒有太多實際內涵。北約成員國實際上都已加入了美國的反恐大軍,此番無非是以北約的名義加入,更多是一種政治宣示,以往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及利比亞戰爭的情景尤歷歷在目,北約擔心再度陷入戰爭漩渦,泥足深陷,因此北約秘書長一再強調,北約絕不會大規模派兵參加作戰行動,早早為北約的參與度設定安全閥。
歐洲盟國對提升軍費亦有敷衍塞責之嫌,此前美國已多次要求歐洲國家制定年度軍費計劃,指望它們能在此次峰會上為特朗普獻上軍費提升“計劃表”,以表“忠心”,然而歐洲國家卻充耳不聞,只答應在年底前提交計劃,同時還要在計劃中塞入“能力”與“貢獻度”指數,試圖以此抵消報表上軍費開支不平衡的衝擊力,表明歐洲國家在軍費問題上是“量力而行”,且已“盡力而為”。事實上,一些歐洲盟友提升軍費開支確有難度,德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達3萬億歐元,目前軍費開支約占GDP1.3%,若提升至2%,則需增軍費開支210億歐元,躍升至世界前列,這不但不符合德國目前財政平衡的原則,而且也不符合德國人民素來秉持大的反戰理念,因此德國對特朗普的要求反彈十分激烈,直陳安全並非僅由軍事維度決定,認為德在對外援助的開支也為國際安全秩序的構建做出了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