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營長一家三代為其守墓:從未放棄為他尋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18 10:26:32


錢家人一直堅持為唐明喜守墓
  中評社北京9月18日電/86年前的9月18日,日本突襲沈陽,進而侵占整個東北,14年抗日戰爭拉開大幕。

  今天上午,雲南省施甸縣上空將響起防空警報。作為中國遠征軍向日軍發起滇西大反攻的駐地,這裡留下了眾多的無名戰士墓。也有一些犧牲的戰士,憑借當地人口口相傳的記憶留下了姓名,執著地“等待”後人的音信。

  家住施甸的錢有萬老人的父親曾是中國遠征軍的一位營長,當他的警衛員唐明喜在這裡犧牲後,錢家三代人在這裡落戶並為其守墓至今,期待唐明喜的後人有朝一日能夠找到這裡。

  怒江兩岸的無名墓

  過去的30多年時間裡,蘇澤錦一直在為尋找長眠於滇西的遠征軍英烈後人而四處奔走。

  蘇澤錦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她家就住在怒江東岸,從小到大,自己不知道聽到了多少有關遠征軍的故事。當年,蘇澤錦的兩位叔公作為民工參與了為遠征軍運輸糧草彈藥的工作。後來戰爭打響,兩人又負責往後方醫護站轉移傷員。“我從小就聽二叔公、小叔公講這些故事。”

  或許是因為聽多了遠征軍的故事,1984年參加工作後,蘇澤錦開始正式整理遠征軍的資料。在縣文化站的工作外,她一個人走遍了施甸、龍陵、騰沖、德宏等地,收集資料、採訪老兵,“我都是利用節假日、休息時間到處採訪,到現在30多年了。”

  蘇澤錦介紹說,施甸是遠征軍與日軍對峙時中方醫院所在地,1944年遠征軍發起滇西大反攻之後,每場戰役都有很多傷兵被送回施甸後方醫院進行救治。其中一些人,在運送途中就犧牲在擔架上,還有一部分傷員即使順利抵達醫院也因傷勢過重不久離世。由於當時條件有限,這些士兵大多被集體埋葬在施甸境內,大部分都沒有留下墓碑。“至少有幾十座,但還有很多需要去 打撈 確認。”

  三代人為戰士守墓

  唐明喜墓最初也沒有墓碑,但不同的是,有人記得墓裡葬著誰。負責守墓的是錢有萬老人一家,老人的父親錢耀宗時任中國遠征軍71軍87師261團一營少校營長,而唐明喜是他的警衛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