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前“文化部長”、文化台灣基金會董事長洪孟啟。(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中評社台北11月19日電(記者 倪鴻祥)第二屆中華文化論壇將於21日至24日在北京大學舉行。台灣前“文化部長”、文化台灣基金會董事長洪孟啟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台灣的中華文化是一種在生活裡“活”的文化,而台灣與大陸血脈相通,因此台灣應該要思考如何將中華文化的體驗、生活經驗與感覺透過一些作品表達出來,讓大陸人民“有感”,強化兩岸文化交流。
洪孟啟,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博士,曾任台灣省政府文化處代處長、“行政院文建會”處長、“文化部長”,現任文化台灣基金會董事長。
洪孟啟告訴中評社,台灣的中華文化是一種“活”的文化,是在生活裡的,最深刻的地方表現在祭祀、儀典、生活禮儀等,甚至包括了婚姻習俗,融在生活裡,在整個中華文化的大脈流裡自行發展,於是在中華文化裡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
他指出,雷蒙威廉斯(Raymond Henry Williams)提出的“感覺結構”(structures of feeling) ,強調文化就是日常生活的東西。過去外界都把文化定位得很高,如果不是變成抽象的東西,就是規範、變成道德律令,所以大家一談到文化,都覺得壓力好大,其實文化就在生活裡。
他分析,在這概念下有兩個重點,一是在不同的環境下,自於環境的觀察或解釋,有其自己的體驗或描繪。二是“generation”,前後代的人們對於同一個地點的想像與感覺有所不同。
例如,台北西門鬧區的“紅樓劇院”在他父母那一代是看“平劇”、“話劇”的地方;他這一代是花5元看學生電影的地方,可是到了下一代卻成了同志聚集的場所,所以從不同的經驗,就可衍生出“文化是一種學習”的概念,在這概念當中,藝術家是他用不同的、或新的方法、工具、語言來表達所經驗到的文化。
例如美國電影在越戰以前,軍事片基本上全是大美國主義,越戰後變調了,尤其從“越戰獵鹿人”表達的是自我的反省,雖然兩種電影都在表達戰爭的殘酷,人心的脆弱,但表現的方法不同;又例如“搶救雷恩大兵”與“最長的一日”這兩部電影都描述諾曼地登陸,前者表現出殘酷,後者表現浪漫的一面。
他表示,中華文化在台灣是“活”在生活裡,因此台灣所要做的就是如何把這經驗表達出來,變成一個大家可以共同“有感”的經驗。藝術家的創造作品有成功也有失敗,成功的作品是因為描繪的經驗讓當代的人“有感”;失敗的作品也未必永遠失敗,因為很可能會讓下一代的人“有感”。
他指出,台灣與大陸其實是血脈相通的,台灣應該要思考如何將中華文化的體驗、生活經驗與感覺透過一些作品,舉凡文字、電影、戲劇、繪畫表達出來,表達出來的時候如果要讓大陸的人民“有感”,當然就要去抓人性的共通點,而不是在台灣自己的小圈子裡打轉。例如電視劇“星星知我心”當年在大陸紅透了,就是因為講的是“人倫”關係,台灣的生活方式在大陸人的想像裡是一種懷舊、一種美、理想,台灣的中華文化就因此傳遞到大陸上去了;後來台灣的電視劇多是暴力、勾心鬥角,這不是“人性”的共同性,因此大陸漸漸疏遠。韓國的“大長今”為這麼紅,也是因為它把文化的精髓、生活的體驗,充分表達出來,人與人的價值、相互的支持,在最勾心鬥角的環境裡,仍內心保存純潔的自我,想辦法求上進。
他說,阿諾爾得·約瑟·湯恩比,CH(Arnold Joseph Toynbee)曾說全世界四大古文明只剩下一個半,一個活的文明是中國的,半個活的文明是印度的,希臘古文明與埃及古文明都死掉了。中國“活”的文明幾乎都在台灣,所以台灣常常是“身在廬山不知廬山之美”,若台灣能把自己的東西從人的共同價值、美感覺面發展出來,自然會在兩岸文化文流的過程中順利傳達到大陸。
他表示,台灣有一個盲點,就是要把產業與文創切割掉,一旦文創有一點產業時就質疑商業化了;其實文創商品既然是一個產業,當然就一定要市場化;文藝復興能起來,就是因為有市場,當時的商人、教會要藝術家們幫忙畫畫,讓文化得以普及、流傳;相較當時的英國、法國是成立畫院,由皇帝養的,以致這些宮廷文化無法普及到社會大眾,所以文化必需有市場,而且市場自己會淘汰不能親近民眾的文化,例如莫札特的音樂,當時曾被人批評為靡靡之音,但最後流傳至今就是莫札特的音樂;建築也是如此。
洪孟啟指出,台灣的文創產業還在摸索中,文創園區一定要讓它展現生命力;文化應與科技結合,透過科技傳達文化,表現、描繪出台灣的經驗;台灣也應將大陸的市場作為跳板,因為大陸接觸國際的面與能量都比台灣大許多,只要大陸給一點壓力,台灣參與國際比賽就會被邊緣化;台灣以大陸市場為跳板,或是與大陸文創合作,才會比較容易進入西方市場;若是只一廂情願獨自往歐美市場發展,難已成功,因為國際社會很現實,如果歐美認為與大陸交流得到的好處多,幹嘛要得罪大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