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洪奇昌認為,習主席雖然提出了“六個任何”:“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但這是重申“反獨”底線,而不是要使用非和平手段“急統”,他也沒有提出“統一時間表”。若社會輿論過度解讀,過度突出底線,終將無助於消弭敵意、建立互信。
洪奇昌提到,相信習主席不會樂見新時代的兩岸關係,困於泥沼裹足不前,持續“冷和平”或是變成“冷對抗”,當然誰也不會樂見兩岸因戰禍而魚死網破。
因此,洪奇昌認為,雙方政府間交流暫時處於僵局的階段,反而更要注意不能發出錯誤信號,造成彼此誤判。雙方都必須維持一致性傳達有利和平發展的訊息。我們也要避免“切香腸式”的談判手段,不能總要對方“多說一句”“更進一步”。此外,一手溫情喊話、一手國際進逼的兩手策略,只會讓兩岸社會對立加深,反而讓激進勢力拿著雞毛當令箭,阻礙兩岸關係前進。
至於如何“求同化異”,洪奇昌認為,雙方應該更關注彼此的善意和共同點,積極創造條件,建立可操作性的,有成果導向的互動模式,我認為可分為下列幾個步驟:
第一步,有賴於兩岸執政黨“放下歷史包袱,展開良性對話”並建立起有效“通氣”管道。“有效的通氣”意味著:雙方在做出表述或行動前,能有效溝通即將做出的表述或行動內容以及預計發生的時間,取得理解或共識並且信守承諾執行。
第二步,透過有效的通氣和持續的互動,雙方可檢視所獲得的正面效果,作為開啟持續性對話的互信基礎。
第三步,恢復各項制度性交流,如:小兩會、海協會/海基會、國台辦/陸委會,並進一步落實23項兩岸協議成果。
第四步,推動兩岸下一階段的融合發展。
融合發展 共謀復興
從十九大報告來看,洪奇昌表示,習主席的兩岸關係發展策略是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打造一個具有價值、制度、生活方式具有吸引力的中國,讓台灣有更高的意願融入中國的經濟、社會、政治體系,發展進一步的融合。這也就是習主習所說的“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習主席也說過他所追求的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因此爭取台灣加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道路,透過深化“融合發展”創造“和平統一”條件,應是“求同化異”的最佳方式。也就是習主席所謂“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