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張翔認為,十九大報告第一次提出合憲性審查。合憲性審查的工作跟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目標,推進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有著直接密切的關係。所有的現代國家,所謂的現代國家制度裡面都包含了合憲性審查這一機制,這種機制應該說在現代化國家是不可或缺的。如何把合憲性審查的工作在國家制度中落實下來,有人建議直接模仿建立美國式的司法審查制度和德國式的憲法法院制度,但是我們國家有非常獨特的特點,需要在這個問題上有很多的探索。要建立這個機制,要考慮適應需要,符合中國的歷史邏輯,還要在現行的人大制度之下建立這個制度。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張雲飛談到,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要貫徹落實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同時提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覆蓋領域的時候,也將生態文明納入其中。總體來看,習近平生態文明實踐的話語體系包括三個部分:第一,核心範疇是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其產權基礎是堅持自然資源的產權公有;其價值取向是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需要與之適應,還要維護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權益;其價值屬性是生態文明的成果應該被全民共享;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領導力量是黨的領導。第二,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具體命題在於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應從學理上進行深入分析。第三,習近平生態文明話語體系的目標是統籌國內和國際兩個方面。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陶文昭表示,十九大報告中,“以人民為中心”在14個基本方略中排在第二位。而以人民為中心可以從三個層面進行理解。首先,以人民為中心的基礎是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物為中心。其次,人民是一個變化又複雜的概念,以人民為中心要有重心有針對,如果抽象的講可能抓不住重點。在時間上是當下的人民,在層級上應主要以下層民眾為基礎,在數量上是大多數人民,在需求上是困難的人民。最後,以人民為中心是為了人民,而不是把人民做依靠實現自己的目的。在強調全面深化改革的時候,也要以人民為中心,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什麼,促進什麼,通過改革增進人民的獲得感。
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祁凡驊認為,十九大報告中多次提到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國際公認的治理現代化標準是國家治理過程中需要有法制、分權、治理主體的多樣化這三大內容。十九大報告在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上明確提出了要增加省級以下地方政府的權力。另外,報告還提到在省級以下黨的機關和行政機關要合署辦公。合署辦公後,運轉機制是什麼,黨的領導跟業務的領導如何融合,都需要我們密切關注深入研究。此外,政府內設機構的規範化,構建國家的監督體系等都是十九大精神中需要我們持續關注的課題。
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李巍認為,十九大報告裡明確提出我們要做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這就需要動員大量的政治資源、經濟力量、文化力量,而十九大的部署和安排適當提升了外交角色體系的權力地位,有利於樹立一個更加強有力的外交體系。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表示,在未來一段時期我校學者將在五個方面繼續做出努力,第一,撰寫一批系統性的理論文章;第二,召開一系列理論性的研討會;第三,圍繞研究文章和理論研討會創辦宣講和學習十九大理論的培訓班、教育陣地;第四,在今年年底對於前期所出版的習近平治國理政“三新”思想全面深化,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行深度解讀。第五,結合十九大以及雙一流特別是重點學科的部署,人大國發院和科研處將在現有研究基礎上進一步投放一批重大科研選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