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建交以來的“史無前例”
王偉男首先總結了特朗普當選以來,中美關係在若干重大議題上出現的幾次“史無前例”。
在經貿議題上,王偉男表示,特朗普團隊是二戰結束以來歷屆美國政府中最保守的一屆,也是對中國最具進攻性的一屆。指責中國對美實施“不公平貿易”、甚至“經濟侵略”,在知識產權問題上對中國發起301調查,對多種中國輸美商品進行“雙反”(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這些事態都史無前例。學術界常常說中美經貿關係是中美整體關係的“壓艙石”,現在看來這只是中方單方面的認知與定位,至少特朗普這屆美國政府並不這樣認為。經貿關係不僅不再具有“壓艙石”的作用,甚至成了中美關係中新的重要“亂源”。
在朝鮮問題上,王偉男認為,特朗普政府似乎有更大的緊迫感和危機感,對朝政策有激進化的傾向。相應地,他在上台伊始對中國所抱的期待也史無前例,對華施壓力度也史無前例,甚至曾經以在經貿問題上的克制來換取中方在朝鮮問題上的合作。當美方認為中方並沒有“盡力而為”時,就開始調整對華和對朝政策基調,並通過《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體現出來。在這個報告裡,涉及朝鮮問題的段落完全不提中國,而是強調要聯合韓國、日本等亞太盟國來解決,對中國的失望顯而易見。
在南海問題上,王偉男表示,特朗普上任後於2017年4月份批准了一份關於美軍在南海開展“航行自由”行動的年度計劃。根據該計劃,美軍在南海進行“航行自由”行動的申請將更快得到白宮的批准,使美軍在南海的類似行動不再是“一次性事件”,而成為美軍“航行自由”行動項目“例行的、有規律的”組成部分,從而有可能實現機制化和常態化。這也是史無前例的事態發展,有可能使本已降溫的南海局勢複雜化。
在氣候問題上,王偉男認為,中美在奧巴馬時代更多地是合作,2014年達成的《巴黎協定》是中美氣候合作的標誌性成果。但特朗普上任後不久就宣布退出《巴黎協定》,還公開指責中國在氣候問題上“付出太少、得到太多”。美國精英層以前在氣候問題上也指責過中國,但由美國總統本人出面公開指責卻是第一次,可謂史無前例。
在台灣問題上,王偉男解釋說,當選總統直接與台當局領導人通話,公開揚言“一中”政策可交易,也是史無前例。未來還可能實現美台軍艦互訪,也可能推出允許美台高官互訪的《台灣旅行法》,里根時代的“六項保證”也可能法制化。這反映出特朗普團隊對台灣議題缺乏“敬畏”,對該議題在中美關係中的重要地位認識不足。中方自1995年李登輝訪美以來,一直堅持認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問題”,但美方並不買賬,從來沒有附和過。
在特朗普政府此前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裡,王偉男提到,美方公開表達了這樣一種“中國觀”:自中美建交以來,美方曾對中方寄予厚望,希望通過與中國的接觸,把中國引入現行國際秩序,來改變中國的政治體制,使中國走上西方式自由民主的道路。但幾十年下來,他們發現中國並沒有出現他們所期待的轉變,反而利用這個國際秩序使自己變得更強大,甚至成為現行國際秩序的“修正者”,成為美國、乃至整個西方世界的戰略競爭者。
因此,王偉男認為,美國方面要改弦更張,放棄對華接觸戰略,改采更加強硬的對華戰略。奧巴馬時代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即有此含義,但當時奧巴馬本人及其團隊主要成員並沒有明確說出來。而特朗普團隊通過新的國家安全戰略公開宣示這個“中國觀”,可謂史無前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