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3日電/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在爭議聲中開啟拉美五國之行。在行前一場公開演講中,他誣稱中國是拉美的“掠奪者”,標榜美國是拉美“最持久有力”的夥伴,引起拉美國家噓聲一片。
智利參議員亞歷山大·納瓦羅說,蒂勒森的講話“危險”,向拉美地區釋放“惡劣信號”。委內瑞拉南方電視台在其網站上刊文指出,蒂勒森的講話反映了美國對其在拉美影響力日趨微弱的擔憂。美國的“焦慮症”不難理解,但把中國當成假想敵,顯然用錯了力。
誰是拉美的“掠奪者”?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170多年前,美國通過美墨戰爭強迫墨西哥簽訂不平等條約等手段,將包括現今得克薩斯、加利福尼亞、亞利桑那等原本屬於墨西哥的大片領土掠入囊中。
19世紀末,美國在美西戰爭中占領古巴,並於1903年強迫古巴簽訂協議,無限期租借關塔那摩這一加勒比天然良港,使之成為美國在海外的第一個軍事基地,至今仍未歸還。
1903年,美國通過支持巴拿馬獨立,與巴拿馬簽訂《巴拿馬運河條約》,取得開鑿運河和“永久使用、占領及控制”運河和運河區的權利,直到1999年才將這條“黃金水道”主權歸還巴拿馬人民。
如今,特朗普政府對拉美政策日趨強硬,威脅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宣布將在美墨邊境修建隔離墻、收緊對古巴政策、對委內瑞拉進行多輪制裁甚至發出軍事威脅……
實行“門羅主義”,堅持“美國優先”,插手拉美國家事務,從中牟利,這樣的心態和政策,顯然難以獲得拉美國家的認同。
|